如何与“问题”作战?

作者: LJ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7-17 09:45 被阅读26次

【阅读前·问题思考】:

如果你是负责人,需要解决越南数百万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可是给你的时间只有6个月、工作人员有限、资金并不充足。是不是很像我们常常面临问题的缩小版。那怎么办?

【两种解决思路】:

第一种:通过消灭贫困、净化饮用水、建立卫生系统

第二种:找到亮点家庭(家里很穷但养出了营养状况良好的孩子),推广经验(米饭里加入甘薯叶)

【两种解决思路分析】:

第一种:分析问题后,寻求规模与其一致的解决方案。

第二种:缩小幅度,找到亮点,推广。

(这一段,可以重复看一遍。看到时,仿佛瞬间点醒了我的“固有正推思维”。比如,接手一件任务,若只给了正常资源的1/10甚至1/100,我是去争取等规模的资源?情绪化反抗?还是看团队中在此条件下是否有成功的个例?这个知识点,我停留了10分钟思考,简单但一直忽视,对我来说,这本书已值)

【答案&解决方案】:

针对权力不大、资源不多的人,本书提出了改变三部曲: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下面我将用四个关键问题来分析本书:

1、什么是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2、如何指挥骑象人?

(找到亮点、制定关键举措、指明目标)

3、如何激励大象?

(找到感觉、缩小改变幅度、影响他人)

4、如何营造路径?

(调整环境、培养习惯、召集伙伴)

一、什么是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1、【三要素】:

成功的改变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理智情感情境

2、【骑象人、大象、路径】:

骑象人:理智(eg:管理人员/广告商家)

大象:情感(eg:员工/消费者)

路径:情景(eg:公司/消费场景)

(小结:既可以代表一个人两面: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本书主要是代表同一情景中的两个身份人:决策人、被影响人 )

3、【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指挥骑象人:(给理智/决策人)提供清晰明确的方向。

激励大象:(对情感/被影响人)从情感面入手,让大象愿意配合你,一同上路。

营造路径:我们把情境(包括周围环境)称为“路径”。路径营造好后,改变更容易发生。

二、如何指挥骑象人?

关键词:找到亮点、制定关键举措、指明目标

1、找到亮点

先看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管理人员,不妨问问自己:“我花在解决负面问题上的时间和在分析成功案例上的时间,两者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后者,则是“找亮点”,找成功的“特例”。

2、制定关键举措

为何要制定关键举措:过多的选择选项,会造成决策瘫痪。

制定关键举措:提供一清二楚的行动指南。

3、指明目标

SMART原则:明确、可衡量、可操作、相关的和及时的。

✔本章小结:(以越南的为例)

1、找到亮点(成功经验)。

越南的贫瘠村落,依然有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仔细研究亮点,复制推广亮点。

2、制定关键举措(实际可行的操作办法)。

制定关键行动步骤(发现“下等”甘薯叶可以补充缺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制定用肥皂清洗双手后集体做饭,加入虾蟹和甘薯叶)

3、指明目标

对妈妈们,让我的孩子更健康。对政府,265个村庄,220万民众。

(关键点:找到亮点,推广经验)

三、如何激励大象?

关键词:找到感觉、缩小改变幅度、影响他人

1、找到感觉

改变发生的顺序:看见→感觉→改变。

通过给大象所看见的东西来触动其情感面,这样也说服了大象。

2、缩小改变幅度

小目标带来小胜利,而小胜利会触发一连串积极的行为改变。

制定简单到足以启动的步骤,用低门槛的行动来逐步推动,一旦这个循环启动起来了就好了。

3、影响他人

要给予大象持续行动的动力,需要帮助其建立信心,上一条是通过缩小改变幅度,这一条是通过影响需要改变的人(给予新的认同感)。

本章小结:(以越南的为例)

1、找到感觉

村民们(妈妈)看到当地亮点家庭的“成功经验”,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专家,开始满怀希望。

2、缩小改变幅度

从亮点家庭开始,再推广到其所在的村庄。再进而选出14个典型村庄进行推广复制,形成社会交流室。再是成立社会大学,其他村派人来学习,‘毕业’后,这些人回到自己的村子,认真执行这套办法。最终,这个项目影响了越南265个村庄,220万民众。

3、影响他人

受到鼓舞的妈妈们,由一个家庭一个村庄,滚动式发展到了265个村庄。

四、如何营造路径?

关键词:调整环境、培养习惯、召集伙伴

1、调整环境

情境的力量

2、调整环境

环境可以强化或淡化习惯

3、召集同伴

从众效应:行为会传染

五、总结

【定义:什么是骑象人、大象、路径

分别对应三要素:理智情感情境

1、对于个人:你的情感面就是大象,而你的理智面就是骑象人,给两者营造的环境就是到达终点的情境。

2、对于团队:管理者(越南儿童项目负责人)就是骑象人,员工(越南的妈妈们)就是大象,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等环境(越南的培训社会大学)就是情境。

行动框架: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1、指挥骑象人

•找到亮点:找出成功案例,复制推广亮点。(越南妈妈故事)

•制定关键举措:无须高瞻远瞩,着眼于关键步骤。(肥皂洗手+米饭里放虾蟹和甘薯叶)

•指明目标:预先指明方向和原因大有助益。(6个月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

2、激励大象

•找到感觉:仅停留在知道层面未必能改变,必须形成感觉。

•缩小改变幅度:分解改变步骤,消除大象的恐惧。

•影响他人:建立新认同感,灌输成长心态。

3、营造路径

•调整环境:情境影响行为,设法改变环境。

•培养习惯:形成习惯则不费力,设法鼓励培养习惯。

•召集同伴:行为有传染力,设法号召众人。

一句话回顾:骑象人需要方向(理智面),大象则需要动力(情感面),同时营造出触发改变的周围环境(情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与“问题”作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fz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