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条小记

作者: 山水平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07:36 被阅读0次

    原创作者/山水平生

    风俗习惯这东西,算是一种地方文化,你还别说,十里就可能不一样。

    我大南山就特别流行过年的时候炸油条,俗称“下锅”。而自从嫁给南阳,过年的时候榨的都是莲菜啦,丸子啦什么的,俗称“过油”。于是我就觉得:没有大竹篮子装起来的油条,炸的不过是些“鸡零狗碎”,净显小气,这年过的多没意思。如果南阳人看到我们炸一篮子一篮子的油条(大锅出品,一根都是二三十厘米甚至更长),可能会在心里评价一句“土包子”。其实,这些无非都是习惯了自己的文化,对别人的一时不能认同,形成了文化偏见。顺便插一句,其实很多婆媳矛盾就源于文化差异,彼此不顺眼,或者单方面不顺眼,哈哈哈。这种偏见很好解决,无非就是需要一点宽容和大度。

    炸油条这活计,虽然炸的时候,我和哥哥连厨房门都是不让进的(怕小孩子乱说话),不过经年累月,耳濡目染,我认为只要给我原材料,我随时都能给你来一份!这可能就叫胸有成竹吧!

    前几天朋友圈里流行做凉皮,我其实无动于衷,毕竟我又不爱吃那玩意儿,霍霍了面粉又不爱吃,不干那没意义的事。可是当朋友圈开始流行炸油条的时候,我坐不住了。我们一合计:等现有的馒头吃差不多就开整!

    喏!周六,正好我休息。婆婆早饭后发了面,午饭后提了一次面,我午睡起来她就准备热油开始炸了。我说:不行不行,按我爸爸的经验,这面糊得提到“三光”!不然不好吃。

    关于这个“三光”,事情是这样的。小时候一次过年,见爸爸在提一大盆面糊,围着围裙,棉袄都没穿,那画面给我的感觉是不紧不慢中透着力量,只是又觉得这个提面、醒面的过程太漫长,离酥软香脆的黄金油条还差的远。于是我问爸爸“你一直在提提提,你咋知道你提好了?”爸爸脱口而出“咋不知道?提到手光、面光、盆光就到火候了!”我总结“三光”,爸爸夸我总结的好。

    看来我的很多人生经验都来自于爸爸啊!我拎起手机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听他给我简单说了提面要领。我卷起袖子,围裙一系,甩开膀子跟面糊较上了劲!提了不下20分钟才不粘手,不容易啊不容易,扶盆子的手酸疼,右边肩膀疼。又醒了一会儿,起泡了,开炸!当第一个面剂子进油锅,“呼”一声变大浮起,婆婆说“怪好怪好!”我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就炸了一大盆形态各异的家常版小油条。

    圣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说“慢工出细活,细活路数多”,耐心才能做出美味。看着金灿灿的油条们,我心里都是参与劳动的喜悦!

    任何事情别说你不行,别说你不会,先用心学学看。凡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这是我的人生信条,你觉得呢?

    网图一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炸油条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mt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