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看了《母爱的羁绊》一书。作者麦克布莱德从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审视了自恋型母亲的特点与她们对子女的深远影响。
自恋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高度的肯定自己,甚至于用贬低他人来显示自己的崇高。麦克说自恋型母亲养育出来的孩子一般逃脱不掉两种命运。
一是平常人眼里人生失败的自暴自弃者,他们已经不再相信努力会使他们的生活有任何改变,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笨蛋,倒霉鬼,所以生活中的他们已经破罐破摔无所谓了。
而导致他们这般的原因可能就是长期在自恋型母亲面前无法得到肯定,从而认为母亲塑造的那个世界里自己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
就像母亲所说:“你就是天生的笨,而我是天生的聪明。”他们相信天生与命中注定,不再相信努力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另一种则更加隐蔽,那就是表面看来事业成功,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人。
有人会说这种人不是很好吗?就像俗话说的:谁心理苦谁知道。
他们表面光鲜亮丽,但在暗地里跟自己较着劲,人格可能已经扭曲的喘不过气来,支撑他们的可能仅仅是最后那根绷的紧紧的弦。
实际上这种人跟第一种人一样痛苦,可悲的是他还要继续伪装。
因为他们要证明给母亲看:我是可以做到的,你那么厉害,我不用生命去努力是配不上做你的孩子的。
图片来自网络想想一位母亲真的不爱她的孩子吗?
为什么孩子糟糕命运的侩子手竟然是最伟大的母亲呢?
我们抛开母亲本来人格上的缺陷,好似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尊重。
家长管教孩子各有各的招,但失败后总会说:我没有某某家长一样温柔和耐心。其实不然,严厉的家长和温柔的家长都有培养好孩子的例子,同样也都有失败的案例。
孩子对自己感受的感受是很敏感的,严厉后面的爱与尊重,温柔背后的虚假与自私,他们都是感受得到的。
在中国,父母并不缺乏爱,但却严重的缺乏尊重。
我们会要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行成人的标准,达不到时家长就会表现出不耐烦与愤怒,甚至无情的嘲讽。而此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则是:我不行,我笨,妈妈太厉害了,我永远不如她。
这里主要提到的自恋型母亲,并不是忽视父亲的作用,而是母亲这个特殊的角色在塑造孩子的一生太过于重要。
曾经跟一位母亲聊过此话题,问她为什么总是用尖锐的语言刺激孩子时,她说只有这样才会长记性、有效果。语言太平淡了这熊孩子没两天就给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位母亲说的没错,尖锐的语言是可以让孩子记很久,甚至一辈子。
但那种记忆就会像一个烙铁一样即使岁月使它结了疤,但疼痛却无法磨灭。甚至在那个疤痕下面产生着各种人生的化学反应。
其实还有一种语言也是会让人记忆犹新的,那就是走心的尊重的语言。它就像春天里土壤中播撒的营养肥料,永远的滋养着成长中的生命。愿我们都能够做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长。
怀左第四期写作训练营作业
网友评论
最近过节,简书也刷的特别忙乱,如有怠慢,请朋友多包涵!顺便预祝您节日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