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容易,看自己困难 我承认,创业失败,没有过具体成功经验的我,评论着别人的事业,谈论着别人的想法,讲的头头是道,终究不过是个键盘评论家,讲难听点就是个键人。
但,有些声音,我会继续发下去,不论喜欢或不喜欢,在这条经历过的艰辛路上,我只希望曾经走过失败的那条路,可以作为借鉴,即便是笑笑也好,能稍微避开不必要的风险与危险,都是好事。 但是没事真的别吃饱了去创业,一旦走上创业这条路就意味着你走上了不归路。
一、创业意味着一开始就走上了负债的不归路
负债,是我们一开始犯下最大的错误,我常跟朋友分享,创业,每出去的一分钱,最好都能成为投资,投资一个可能成功的未来,必然每分钱都得用在刀口上。绝对不要在一开始创业就得扛下沉重负债,那会令你接下来每一步都走得困难,造成未来影响投资意愿的一大卡关。因此,现实允许的话,别在一开始就走向负债这条路。
为什么一开始创业会负债?举我们自己的例子来说。这次创业是延续前公司所开发的新服务,基于前公司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的窘境,于是决定承接原本的服务,将其转到新公司继续发展。因此,透过成立新公司来延续该服务。但,为此我们得付出相当高的代价把该服务买下来。
碍于我们手上没有多余现金,而原服务拥有公司不愿意用股权交换的方式进行,在成立公司成立的最初期,即欠下500万作为债务,并在每笔公司营收上,优先拆分固定比例给原公司,作为偿债能力的依据,直到500万全部处理完毕。
其实,换个角度讲就是借钱创业的意思。我们还没有营收,已经背负每个月得要偿还固定比例的债务,这件事情,初期就让其中一位创办人搞得焦头烂额。财务周转上他耗费非常多的功夫去处理、斡旋相关事务,可他负责的又是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业务开发。因此,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二、不懂得财务和合理安排支出,快速进入负责产
处理好财务问题,有良善的财务规划,对于创业团队而言绝对是好处大于坏处。可不巧的是大多人对于财务观念并不完善,顶多就是做到报账、销账,可是关于公司现金的流动,资产负债的状况都会成为后续投资人投资意愿的一大要素。所以,创业,请避免初期就负债的状态,把财务状态稳定住,后续的发展才会大有可为。
三、核心团队不稳累死你
团队,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现在遇到创业朋友上门请教,我第一个会问的问题就是核心团队成员的组成以及相关职能的比重、差异。因为,核心团队成员绝对不要轻易的变动,更重要的是彼此功能都要有足够的互补性、替代性。千万别把所有的事情押在一个人身上,要是他出状况,整个团队也就会跟着变慢、变重。
决定创业后,原公司留下来的人并不多,不过就五个人而已。这五个人分别是业务、行政、规划、程序技术两位。除了留下来两位技术人员,公司共同创办的三个人没有一个懂技术,只不过我们的服务是仰赖重度技术为导向的网络信息公司。这完全就是一场灾难,因为两位技术人员要完成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还得体会他们做这事情需要多少的时间,两者互不交集的状况下,造成时间进度严重落后,还没赚钱就在烧钱。
即便如此,硬着头皮撑过第一年,陆陆续续补技术人员近来,但问题却在于技术人员难找,找进来的却不好留。除了工资无法稳定发放是主因,公司发展的前景也是个问题。技术成为经营公司的死穴,要做好就是得稳住技术,可技术人员在我们外行指教内行的情况下,与我们的沟通产生极大断层,也种下了公司难以成长、扩大之苦果。
创业公司团队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不外乎就是人员的增加。很多创业者会认为自己手上资金不够,所以到了要用人时再来考虑找人的问题,但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做法平时就应该注意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要跟一些可能未来不错的潜在合作对象搞好关系,作为日后公司要招募时的候补人选,这可避免当真正公司进入要发展时,四处都找不到人的窘境。 资源,是我们忽略省去没有善加运用的要素。没有关系就找关系,找到关系就用关系,用完关系就没关系。
创业是一场全面性的战争,面对360度所有无限可能的问题与挑战,绝对不可能只用单一观点或看法来处理。更重要的在于这绝不会是一个人的事。过程中,会牵扯到家人、亲戚、朋友或是同学、同事,每个在身边周遭的人都有可能被扯进来。
四、做事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
我们太轻忽自己的立场与角色,没搞懂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我们做事情没有通盘的计划跟概念,全都是边做边走,没有方向、没有路线、没有范围。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当我们遇到需要什么的时候,这才开始去找如何满足那些需要时,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太慢、太久、太长,导致情绪、感受都活在压抑、混沌、恐惧之中。
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但可以预防哪些事不要让它发生。 预防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得搞清楚,到底除了钱之外,我们还有哪些事情应该面对。
五、没有人脉资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人到用时方恨少。商场上,绝大多数合作都是靠着与人的关系所建立而成,特别对于初创公司来讲,人脉资源就是一大重要影响要素。你想想看,当公司遇到问题,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一个人的感觉是多么无助,很容易令思维局限性容易钻牛角尖。
初创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的话,大致上就好像是活在自己的圈圈里,关起门来做事,做得再多、再好也不会有人理会。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开发了个平台,也得有个知音、知己,让自己知道做这些事情都值得,只不过说是这么说,我们欠缺全面的思考,总是以为手上拥有足够的资源,靠以前建立的人脉可以维系起这整个平台,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那远远不足以去支撑着你去创业的想法
六、一不小心犯错了,容易给自己找借口
约束,是我们对自己不够严格谨慎的逃避借口。 说创业没有太多弹性犯错是真的,但不犯错就不知道成长也是真的,只不过在这过程中,没有人会告诉创业者应该往哪里走,更不可能清楚自己做到什么程度才知道对或者错。
也许,在别人眼中看得出那是一件错误之事,可在创业家眼里说不定是完全另外一码事,这其中的差异,只有当事人能够体会,也只有当事人才能够理解自律有多重要。
我们犯下许多的错误,即便我们清楚那些根本就不应该犯,但是我们还是这么做了。没有别的理由,用句成语来形容当局者迷。说点简单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错误的发生往往会带来另外一个错误,长此以往原本对的事情也会被做错。
特别是我们在自我要求上不够严谨,我们很容易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本来就没有原先预期的容易,因此犯下的错误可能不过是理所当然。此心态多了后,会慢慢养出一些奇怪不健康的坏习惯,比方说错就错了,那还能怎样? 可以的话,告诉自己没有下一次,绝对是最后一次。
虽然创业没有什么必定成功之路,我们会经常性的与失败碰面,但不能长时间与失败为伍。因为,当习惯犯下错误,失败变成常态,问题无法根治,慢慢就会形成毒瘤。
好比当初我们接触客户,反复被客户拒绝后,我们没有改善接触客户的方法或技巧,我们最后在还没有去拜访客户之前,先入为主的会说出去接触这客户感觉成功率也很低,似乎有去没去差不多。这心态一出,大概接触所有的客户都会变得一样消极、被动。
而身为产品设计与规划人员,总会希望一开始推出的服务可以尽量满足使用者,特别站在营销人员的立场,可能会考虑到用户想要A功能,此时又有可能会搭配B功能,好比快餐店点餐的套餐一样,开发功能没有阶段性发展,而是全面通盘性的齐头推出。
对使用者而言,虽然他看到了满汉全席,可是也许他只不过想吃其中一道菜,但我们却硬是推出全餐给他,导致其他没有被吃的浪费掉。
当初犯下最严重的错误在于没有做好减法,反而做了一大堆的事情。起初,从一个用户的需求开始思考,设想到他会用产品的场景,再从该服务衍生推导出他可能会用其他附加服务。
然而没有考虑倒这些会耗掉多少时间与人力,只是一昧觉得想满足用户的需求,想尽量给他们符合期待的服务,以此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
市场真实反应给了我个很大的教训,我彻底错了。我没有搞清楚用户真实、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在这背后,我耗掉了大量设计、技术、规划的人力成本,我们将时间全耗费在那些无法看到明显效益回收的项目上,特别我们还是一间没有赚钱的公司,没有去衡量成本与效益回收转换的比例,造成做了一堆在线服务,最后根本无人问津。
因此,只要碰到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这,我会建议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做大而全的产品。保持聚焦,专注做好一个服务,一个使用者想要也愿意用的服务,并且持续精进、改善、调整与优化下去。
以上经验,还都没有涉及任何进入市场营销、销售的各种现实问题。光是内部决策机制与商业逻辑,就足以决定该创业团队的成功率、存活率有多少,再来是彼此的互动默契跟共通语言,得持续稳定培养在某种水平之上,尽量避免多人重工、鸡同鸭讲、互扯后腿的局面
至少,要稳住内部对后续发展的脚步,体质好了日后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或变化,相较应付起来会轻松一些。避免变成市场外部竞争已经烧的火热,家里内部也跟着烧得一团乱,最终,烧完后,只会剩下毫无价值的灰烬。
所以,没什么事情别瞎折腾,整天喊着我要去创业,管好自己先更重要。
本文已版权登记,版权归属公子量,欢迎分享,抄袭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