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块链行业应用的可能分析
从区块链发展历史分析和未来区块链3.0方向来看,虽然很多专家都说区块链3.0已经到来,但是目前区块链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等原因,很多需要处理大容量的数据和高PST数据都是无法支持的。其次,目前区块链公链(基础链,像互联网的操作系统)还处于很早期,很多到公链目前都研发阶段,应用基本没有办法很好的对接到公链上。
最后,区块链不是万能的,不能是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区块链解决是信任的共识和通证激励问题。每一个应用要上区块链,都要想这几个问题,上区块链能解决以前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区块链真的有必要吗?
举例比如中心化的聊天工具,我们上链真的有必要吗?我们所有的聊天内容都需要分布式存储吗?用区块链存储由于分布原因,上传下载都很慢,在问问自己我们所有聊天内容对安全性都要求那么高吗?其实我们99%的聊天内容都是不需上链的。
2,区块链行业应用举例-用户数据的确权
结合对区块链的理解,用通信行业给大家举例讲解一下,如何利用区块链与行业结合。
用户数据的确权,三大运营商有的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却因为用户隐私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数据利益最大化。引入区块链目的,可以让三方受益,数据所有者、区块链平台、数据的使用商。
A , 数据所有者:用户所有数据均在用户的C端,进行数据汇总和脱敏处理,用户的所有数据均需要用户授权才能上链。且上链之后,数据使用商,均要向用户支付数据使用费用,最终实现用户数据的确权。
B, 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平台不做数据的汇总处理,避免数据霸权平台的出现。区块链平台的作用,是将用户的分布式数据,通过区块链分布式的存储方式连接起来。最终实现除用户自己外,其他任何机构均无法存储用户的完整数据,最终实现是一个去中介的目的。
C,数据使用商:必须通过区块链平台获得数据,数据均在用户端进行脱敏,数据使用商只能单次使用,无法存留数据。且每次使用需要支付给数据拥有者(用户)数据使用费,最终解决用户数据隐私问题。
D,通证经济:token是股权属性、物权/使用权属性和货币属性的三性合一结合体。区块链平台发布自己的token,能让用户、平台、使用商三者及是参与这又是股东。
举例用户,用户确认授权自己的数据给数据商使用,就会得到token奖励,用户授权数据越早收益越大。参与区块链平台授权的用户越多平台成长可能越大,token增长可能信就越大。数据使用商收获的授权数据越多,数据分析越有价值,最终解决是三者均收益的局面
3,区块链应用的主流技术框架(王毅提供)
框架包含:以太坊、超级账本fabric、r3的corda、还有BCOS及ripple,除了大家太熟悉的比特币框架外,这几个底层架构几乎包含了市面90%以上的基础链和应用链,这次汇总的表格中包括:架构分析、核心技术组件、应用功能、技术能力、安全机制、平台适用性、开发及工具和维护支持这几个维度做了详细的纵向对比
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平台适用性吧,毕竟咱们讲的是产品落地,选型很重要,首先fabic,:fabric本身是带有授权机制和强大的智能合约功能,适用于联盟链场景,最大的亮点是同一条链上可以跑不同的通道(也就是channel),每个通道可执行不同的智能合约(也就是chaincode),可以适用于对数据有隐私保护和多平台数据互通的场景。
不过缺点是目前没有代币激励和较低的并发量,实测并发量300左右。另外Fabric的节点分五种类型:创建网络用的orderer、kafka和zookeeper,以及创建组织使用的peer和ca,在实际落地中,银行对这种框架的要求是最高的,在这几个框架中,整个逻辑算是比较复杂的。
第二是Ripple,ripple框架的共识机制比较简单,没有智能合约功能,可支持代币。它的节点分两类:验证节点和非验证节点,验证节点是用IP地址和公钥形式相互咬合,主要用来投票,打个比方,一个ripple链中有10个验证节点,那么一笔交易想最终落账,需要5个以上的验证节点通过之后才可以,这样就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非验证节点用来监听数据,ripple优点是速度快,tps官方记载是1500,实测1200左右。
第三个是以太坊,这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目前以太坊更多的是用智能合约来发erc20的代币,可以根据要求把下发标准写到智能合约里面,比如什么时间下发多少代币用来私募,多少用来挖矿等等,另外erc20的代币很容易对接交易所,所以,发币就是以太坊最大的应用场景,目前发一个代币到公链中大概需要消耗0.001个ETH,合计人民币也就几块钱,当然为了更快上公链,你可以多给点手续费,也不会特别离谱,所以若你想发币,别被内行人忽悠,其实erc20仅仅发币的话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若需要写详细的智能合约就另算了。另外以太坊跑应用不太现实,性能太低了。
第四个是Corda,corda没有区块的概念,但是仍然有“交易链”,号称无链之链,corda的精髓是“在较差的信任环境里达成较好的信任效果”。主要用于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应用不过大多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至今没有用corda框架做过落地相关应用,就不再多说。
4.主流的区块链基础链和应用
以下由中欧创业营发布的2018年区块链50强


5. 总结
我们认为,以后的区块链的领域不太会像现在,我不是讲几十年以后,而是接下来这几年,不太会像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一样,少量几个东西统治整个行业,我们认为会有各种各样的底层的链,适配于各种各样的行业。
目前仍处于行业的早期,区块链的公链还不完善,在上面开发应用仍然不是很理想。现在大多数的DAPP应用要么是打着区块链的概念本质还是一个中心化的app应用,要么只能实现部分功能上链,且功能是十分的简单,仍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DAPP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