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鱼堂主。
我们读书会日常的作业,是建议大家用电脑写,也不用画思维导图,写出你的思考笔记就可以。
看到网上很多人贴出,像画作一样的思维导图,很漂亮了,但是用错方向了。
这样的思维导图想画好是需要花大时间的,而实际价值并不大,或者说没有把思维导图真的力量发挥出来。
它本身可以是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被用成了木头枪。
01
思维导图被导偏了
之所以说没有用对思维导图,核心有两个问题。
第一,无法检索。
如果你当画作,这个没得说,如果你持续发挥作用,思维导图并不利用后面使用。
因为他是图片,有的人还推崇手绘思维导图,追求画面精美漂亮。如果你画完下次想找出来看很难,如果是花在纸品笔记本,还要把记笔记找出来。
如果是记录在电脑上,现在我们都有云文档,手机电脑同步随时可以搜索全部内容。
第二,不够直观。
你可以看看上面图片的思维导图,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
如果你真想记听课,会议,读书笔记,用类似幕布的目录编辑不是更简便。
不同主题下面还能列小主题,这样给别人看,是不是也能马上找到思路。
你说那种花俏妖艳的思维导图,除了自己谁能马上看懂,而且还费时费力画一些无用的图标。
如果你把这个当乐子,那个怎么样都是对的,但你不能安慰自己是在学习, 学习不是讲究效率和实用价值吗?
02
思维导图本质是思考工具
你别看市面上,那么多教人做思维导图的。还是在注重形式好看,记读书笔记,这些都是很浅的功能。
特别是手账小组,随便搜一个电子APP都比手绘手账更实用。他们已经脱离了实用,而是追求形式艺术了。
思维导图根本不是整理和记忆工具,这个太低级了,它真正的做用是思考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跟我们大脑机制有关,比如,我给说5点,你听好了。
你会觉得很不舒服,如果为说3点,你可以接受起来更加轻松。
这个是因为大脑短期记忆内存是有限的,即刻接收的信息最大值是4个,在多接收起来就会很吃力,要么容易被忘记。
短期记忆内存不够,要想的东西还不止3个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需要思维导图,帮你的大脑增加内存。你只能同时想3个东西,但是你做的事需要考虑6个东西,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6个东西都写出来,摆在你面前帮你思考。
这个方法谁都知道对不对,也可以说每个人本身就会用思维导图,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夸张。
只要你把思考的东西都写出来,把不同顺序根据顺序链接,你就等于会使用思维导图。
你说我有5000元,想去7个地方玩,怎么合理使用这些钱?
看到这个题,你脑子已经浆糊了,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帮你思考。甚至不一定非要用专业版,随便拿出纸和笔马上就能思考。7个地方在哪里,预计需要多少钱,全部写完列出来。哪些更重要,哪些可以减免,就这么辗转腾挪时间不就算清楚了。
看到没有,思维导图真正本质就是思考过程的草图。
03
还有更高级的用法,想不想学?
用来辅助思考只能算入门了,更厉害的是可以帮你做决策判断。
他的用法核心,就是把不同因素都考虑在内,通过对比出最优选择。大脑装不下,就写出来帮你做记忆储备,这个就是它的核心价值。
比如,你们要讨论下个月去哪里玩?
第一阶段,发散思维,搜集想法。
每个都可以说自己的想法,小王想去海边,小丽想去爬山,小李想去骑自行车,小力想去开飞机等等。
这个时候就把每个人想发和理由都写出来,非常方便,随便拿个白纸都可以写,不管想法靠不靠谱写出再说。
第二阶段,评估整理。
把绝对不靠谱的划掉,再把相关的想法和需求联系起来,把不同的需求联系起来,这个不就是创造性思维吗?
有人想玩这个,有人想玩那个,你把他们弄一起解决,这个就是创造性思维。
比如,海边也能骑自行车,是不是可以一个地方解决两个问题。
这个时候你们评估出来的建议起码靠谱了,剩下就是投票和具体建议。
第三阶段,形成决定。
把不靠谱的划掉,把满足人数少的划掉,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你们得到的结果了。
然后把细节填充一下,定酒店,订车,什么时候去,几点去,在哪里集合等等。
整理出一个攻略,就可以直接操作了。
这三个阶段的过程,就是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过程。
先搜集整理想法,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发表,然后在投票选择,建议改进最终形成决议。
这个就是思维导图辅助思考决策过程,如果让一个人慢慢想,一个个去搜集建议,不知道忙多久才有这个结果。而且过程个人意见贼大,反而群体决策一些小想法可以忽略。
如果你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需要从很多面去考虑问题。这个时候大脑内存就不够用了,那就把所能想到的都写出来,然后在数量出一个思路。
这才叫思维导图,为了引导思考而画张图。
我们真正追求的应该是实用性,而不是美观,你花心思花漂亮,哪里还有空闲去思考。
思考本身就是一个零散的过程,画的好不好看不是重点,重点是有没有帮你得到更好的思考,思维导图本身就是自己用的,不是用来炫耀好看的。
花俏的装饰和美观的外形未必实用,真正的武器一个有创伤,有错误,有烟火的味道。
这才是思维导图的真正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