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十晚七的上班族来说,早起是个不能再陌生的词汇了。我根本没办法想象自己6点起床甚至7点起床的样子。
但是,越是临时过年就越是要好好折腾一番才对得起这闹心的2019年啊,怎么才能在2019年末尾扳回一局呢?
于是我发起了#100天挑战20本书#活动,每天早上起床读书。
刚开始我是完全不能适应的,甚至有点怀疑自己,一晃35天过去了,我已经读了34天了,读完5本大部头的书。在这期间我收获了什么呢?
提升自我效能感
刚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读书的时候,我尝尝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下去”“我要是中途停掉,那简直太丢人了吧!”,虽然这么想,我还是在朋友圈发了每天读书的记录,以此来激励自己。
不知不觉坚持了5天了,第6天、第7天我正好赶上周末,就犯懒了没早起,但是第7天晚上,自己屁颠屁颠跑到周边大学自习室读书去了,顺利完成了2天的阅读量。后续日子里,只要回家就开始读书,读完之后还会思考怎么呈现比较好,怎么才能将我读的这部分最大化呈现到朋友圈里。这期间有一些平时都不联系的好友给我点赞、评论,之前感觉“一滩死水”的朋友圈竟然慢慢活络了起来。
我清晰的感知到,自己的社交货币在增加,也清晰的感觉到“我能做好这件事情”的信念像一棵树一样,逐渐生根发芽,兀自生长,越来越有生命力。以至于我觉得似乎有点改变了,我对自己的看法。
经历了习惯养成全过程
坚持其实并不是一个好词,坚持也不是习惯养成的原因。你形成了一个习惯,只是因为你从这个习惯中获得了好处:要么是精神快乐,要么是物质奖励。期间我读了一部分的《微习惯》,这本书主张以成功孕育成功,设置一个【几乎不可能失败】的微习惯,每天坚持,以此获得【每天都做】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用这个成就感灌溉更大的习惯的养成。
在养成早起读书习惯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本身喜欢读实体书,特别是#运营#、#文案#、#心理#方面的,我的早起读书选择的类目也集中在这三部分,读的时候能感受到到精神愉悦,但是这也不能抵消刚开始的时候的不适应和挣扎。我中间断过很多次,有时候是没读书,有时候是读了,不知道怎么发朋友圈也就作罢。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我都不会将这段时间没继续,归结为#我又失败了#,当我忙过去,或者调整好优惠继续读,并且赶上之前的进度。这样三四次,我已经不在乎我是否#坚持#了,而是专注于#早起读书#+反馈总结这件事情上,这样反而做事的时候更有动力。
我之前在坚持养成某个好习惯的时候,经常半途而废,常坚持不到21天就抛到脑后了。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不能坚持,看到很多其他的成年人也都这样,就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对,芸芸众生我也没必要挣扎了。
现在看来其实是在错误的地方找钥匙,习惯养成最害怕的不是某一两天停止,而是一停止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好像我们的生活啊)。
一两天的行为既不能成就习惯,也不能毁掉习惯。
养成长线思维
每天早上7、8点钟,别人还在被窝里,我已经收拾好、吃完早饭,读完书了。这种感觉特别好,我经常一边读书一边想,我这样有什么用呢?读书不能给我带来直线收益,说会提升,这更是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实现的事情了。那我为什么要读书?除了读书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虽然现在还没想出来,我以后想要坚持一生的事情,但是我渐渐感觉到,每一天的清晨时光,只要我们好好加以利用,这将成为我们隐秘的发动机,撬动我的生活。
就像剽悍一只猫,在成名之年不是默默写作了6年吗?就算找到坚定不移的人生方向,都还要经过长达数年的坚持,更何况现在的我。越是努力,越是发现自己的平凡,就越是明白踏踏实实进步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的收获。
2019年始终给我一种混沌感,我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职场的黑暗和人性,期间反复纠结和撕扯,不过这都过去了。养成早起读书习惯的过程中,我重新找到了和世界沟通的方式。
养成一个小习惯,收获的不仅是习惯本身的好处,更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和秩序感。你会觉得自己比之前更有力量、更能对抗来自外界的打击,也更能厘清内心的混乱。这种秩序感就像我们内心的肌肉,秩序感越强,内心就越有力气。
2019年最后40天,依旧要加油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