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道德经》第十章,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玄德

作者: 心_翼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9:0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章: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2)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翻译:(1)硬是拉着魂魄去拥抱道,这样就能不分开吗?专注的调气而变得柔弱,就能够像婴儿一样吗?洗掉明镜的污垢,就能没有瑕疵了?爱民治国,就可以做到无为吗?可以开启和闭合上天的大门,就能够成为本源母体吗?明白了四方通达的道理,就能够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吗?

(2)孕育它养育它,孕育却不占有,有所作为却不依仗,成长却不宰杀,这就是玄德。

解析:(1)这一句应该也是道德经的重点,因为它就好像系统的说了一下人们的四种作为的偏颇性导致的本末倒置。比如这个用魂魄去拥抱道,这拥抱其实就是错误的,因为你不可能久久的拥抱住道,在你拥抱的时候,你已经和道有了间隙与鸿沟。而真正要做的是让魂魄与道合一,你就是道地展示,比如说需要心法,来提升灵魂的境界,已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只靠术法实现操作的可能就可以的。

再就是这个专注调气变的柔弱,这就是有些刻意模仿,这种可以模仿只能是赝品,和真正的婴儿状态相差甚远,因为婴儿是一种自然而然,有内而发的状态,根本不是刻意为之的结果。刻意为之只能是害人害己。

下来就是这个洗镜子,这也挺有意思,看到这个就会想到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道德经这里直接就说,这样就可以没有瑕疵,不染尘埃吗?所以慧能给出了答案,就是那千古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就是说,只有你参悟到了道的无,你才能明白其中真谛。你沾染名相,必然就是没完没了,而在门外不断徘徊。

下来就是这个爱民治国,你很爱民,也想把国家治理好,想法是很好,但是能够做到无为吗?能够不自以为是,肆无忌惮的瞎作为吗?所以,如果你不随道而行,以无作为,那么即便你爱民而治国,也会祸国殃民的。

然后就是这个天门开阖,这天门就像第六章说的玄牝,直白的说就像南天门一样,进入天界的大门,而这对于人来说,就好像有一个进入天界大门的门径,即便你可以随意进入天界,但是你能够待在里面不出来吗?所以也就是说,即便你有了通天的能力,但是你也并非天界的一员,当你能够真正地进入到本源母体当中了你才能够真正明道。

最后就是这个明白四达,这四达其实就是四个方向,表示博文通达有种无所不知的感觉,这恰恰是知道多的意思,而道的特征是无知无欲的,这无知在道层面就是思虑清静无所着染,因为道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所以不需要知道什么了。这是一种明白道之后的感受,所以明白四达这种显然是与道背道而驰的。因此才会有能无知乎?只有明白四达之后的无知,才是真正体会到了道的奥妙。

这也就是说,不论如何认识道,践行道,要能够领悟和通透道的根本才是最重要的,当你抓住了道的根本,那么这根本必然融入你的心中,生根发芽,改变你自身的一切。

(2)第二句也非常重要,提出了玄德的概念,就是,自然而生,随之自然,不加干涉。就像这个,孕育它,养育它,照顾它,让它慢慢成长,却不占有它,不作为自己的功绩去邀功,成长了也不会主宰它,宰杀它。这就是玄德。

这也就像育人一样,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所谓育人这玄德完全可以参照,不要把所作的一切都当作自己的功劳可以束缚对方,也不能够因为生养而主宰他的一切,更不能决定他的生与死。只需要教育它如何识道,行道。把对别人和对自己一样的去看待和对待。特别是对于社会层面也是如此,谁都不能决定谁的生与死,谁也都不能把对于别人的好作为功劳而依仗,心生妄念。而是要平常心看待一切,做善事,行善念,做回人本然的自己,就是一个人回归自我的根本面貌。

而这所谓的玄德,正是道的德,而所谓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说,高层次的德,是不会被社会那种道德条条框框给束缚住的,这也是玄德的社会层面的一种表现而已,从认识玄德与上德,我们就更加能够清楚道德经所谓的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德。这样也就有助于我们对于社会认知与真理认知的辨别与判断。

玄德

相关文章

  • 大公无私

    听完《道德经》第十章:修养玄德后,从译文中看到解释的玄德:生养万物,造化万物但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成长却不去主宰,...

  • 百字瞻瞻2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 . 第十章》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 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本体|书法家杨凡采风路上

    《道德经·第十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说:“道”...

  • 《道德经》第十章 玄德

    华夏传习书院~每日传习~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章 玄德 原文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

  • 10-7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0-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意思是说:它们做到生产了却不占有,成就了却不骄...

  • 重写《道德经》

    第十章 修养玄德 策合谋之,不苟合于天下。不为谋,不欲作,滋事内求,不可外求。终日自省,自洁,自治,可为玄德。

  • 《道德经》第十章,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

  • 道德经-玄德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 道德经之玄德

    玄,在道德经里就是指最高的含义。 何为玄德?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懂归律,听天性,...

  • 《道德经》第十章 修养玄德

    【原文】 载(zǎi)营魄(pò)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dí)除玄鉴(jiàn),能无疵(c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章,玄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tk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