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08:14 被阅读0次

10-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意思是说:它们做到生产了却不占有,成就了却不骄傲,掌管了却不主宰,这些都是玄妙之德。

桃树结出了果实,供人踩采摘,不是为了自己享用;他们用果实的美丽盒甜蜜,滋养着动物和人类,同时把自己的果核和种子扩散到四面八方,让自己的物种和群体更加繁荣和兴旺。果实越丰满,越甜美,越营养,就是越有价值,就会吸引更多的采摘,就能激发更广的传播,就可实现更大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强的繁荣。因为聪明的人类就会栽培,养护,浇灌,施肥这种果树,这类植物。现在小麦,玉米,苹果等已经成为地球上最繁荣和兴旺的植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是让别人收益和享受,让自己传播和兴旺的玄妙方法和智慧手段。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就是无为的一种形式和做法;就是积德是遵道的行为。无私奉献,无我付出,造福他人,有利大家,就能够成就自己,就可以繁荣种群。如果做到了生产出来的果实,自己不占有,完成事情的功绩,自己不骄傲,带领组织的管理,自己不独断;它们就是具备了完美和厚重的德。它们都是遵道有德的典范,给社会活动,组织活动和治理国家做出了榜样。工厂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的,就会有发展前途,科技进步没有表现骄傲自满的,就会有成长趋势,领导人们没有强调控制服从的,就成就丰功伟绩。这些都是无为的内涵,外延和表现。

占有是贪图,骄傲是豪情,主宰是心愿,都是纵欲的表现,都是无德的行为,都是逆天的,背道的。无私不欲就能做到无为,做到无为就能积累德行,积累德行就能遵道,遵道就能长存久在。

生产的目的是交换,交换的作用是利他,而利他可以自利,以自足为目的的生产通常阻碍社会发展,以交换为目的行为可以促进事业发展,以占有为目的的劳作经常阻碍事业进步,以交换为目的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繁荣,以权力为目的控制通常造成业务停滞,以利他为目的的带领通常促进企业发展。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工作的愿景却是满足对方的需要;销售的目的是为了获利,但是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用户的需要。员工的责任是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领导的宗旨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这些都是遵道有德的,有可能功成名就的。如果每个人的愿景是为了自己的独吃独占,自己荣华富贵,都是背道缺德得,有可能身败名裂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多助者成功,为寡助者失败。

相关文章

  • 10-7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10-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自《道德经》第十章,意思是说:它们做到生产了却不占有,成就了却不骄...

  • 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生万物,养万物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为而不自恃其能让成长,不主宰即最...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我把这八个字,刻在他的墓碑上。 他生前,我不懂他给我的爱。 他走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爱。 今天是他走后的第一个父亲节...

  • 02-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02-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出自《道德经》第...

  • 成弗

    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而弗居 1、“始”译作“干涉”其实并不准确 “始”即开头相当排头兵起带头作用译作“主...

  • 2022-06-20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 解读《道德经》之10-2:修道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万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虽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

  • 不居不宰而不去

    一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二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长而不宰。...

  • 为而不恃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风韵阅经记 又说无为无不为为世界天然之特...

  • 02-3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02-3 老子在《道德经》第02章中说:“万物作而弗辞也,生而不有,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7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wt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