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养个孩子不容易,没见满大街的广告,“专治不孕不育”、“XX长城医院”,之类的,说明有需求。今天跟各位讲的是一个LONG LONG AGO的故事,也和不孕不育有关,时间在大约在战国,具体哪年想不起来了,反正是公元前的事。
话说楚国有个国君,号考烈王。这哥们干国王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算得上一位非常优秀的地方领导干部。可是老天爷不长眼啊,或者说总要留点遗憾。在赋予考烈同志(暂且这么称呼)强大领导才能的同时,忘了件及其重要事情。二十多年,楞是没出来个接班人,属于非常严重的不孕不育。按说一般老百姓家里,要是有这种情况,也就算了。可考烈同志不一样啊,他的子嗣关系到国运能否永昌啊。没有嫡亲接班人,成何体统。兹事体大!
有个人比考烈同志还着急。谁呀?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应该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政界公认的好干部。官居相国二十多年。有人问了,这春申君什么来头啊?怎么对领导的私生活那么操心。你还别说,春申君来头真不小。与考烈同志的关系真不一般。这话就得说到二十多年前了。当时,各个列国之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把国君的儿子互派其他国家挂职锻炼,其实就是人质。秦始皇他爸爸就做过。这个考烈同志也在秦国“挂职锻炼”。某年,楚国太子位置出现空窗期,兄弟之间争夺得非常厉害,考烈同志也想回去报个名,秦国不同意。无奈之下,一个长期服侍考烈同志的“跟班”,名叫黄歇,想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考烈同志这才得以回国,继承大业。所以,与其说这两人是君与臣的关系,不如说是比亲兄弟还亲的关系。大哥没有后代,做兄弟的自然着急上火。
想啥来啥。春申君娶了赵国人李园的妹妹。这李园绝对属于不要脸类型的,为了自己上位,不惜把亲妹妹抬出来。一开始,他是准备献给考烈同志的。一打听,那哥们那个方面不行,恐怕时间长了妹妹就不得宠。转头就献给春申君,还编了个理由,说是齐国国君托人来给妹妹说媒,抬高身价。哄得春申君一愣一愣的。再加上李园他妹确实有点姿色,春申君“纳之”。李园妹妹怀孕了。按照一般的剧情,献妹大戏结束之后,应该是家庭伦理戏了。比如春申君移情别恋,乘怀孕期间出轨,等等。然后巴拉巴拉,互相开撕之类的。但是,但是,如果剧情按照这样发展,是不会写到《资治通鉴》上去滴。
枕头风不是一般的风。李园他妹对春申君说了这样一番话,惊醒梦中人,也让我等吃瓜群众直接把下巴仍到地上。老公啊,你看你干了二十多年,得罪了人也不少,其中也包括考烈同志的兄弟。考烈没儿子,将来他死了就是兄弟上位,那时你还有好日子过吗?你看,我现在怀孕也没谁知道,你把我献给考烈同志,考烈同志看我长得贼拉漂亮,……(省略3000字),他又不知道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万一生个男孩,将来继承大业,这楚国不就是咱家的了,还可以避免杀生之祸。没想到,春申君居然同意了,他居然同意了。把怀孕的媳妇献给国王考烈。不出所料,前面省略的3000字之后,李园他妹果然生了个男孩,而且被立为太子。
故事写到这,我实在是有点写不下去了,因为剧情太狗血,太超乎人伦想象了。春申君不是一般的男人,既帮着领导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大事,又能够高枕无忧地做他的相国,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这是春申君的算盘,但绝对不是李园的算盘。李园他妹也没有这样的智商,想出如此借壳上市的妙计。故事还没有结束。妹妹做了王后,李园从此飞黄腾达。但是他实在是担心事情败露,所以就养了些刺客在家中,谋划着灭掉春申君。你说这事蹊跷不蹊跷。李园养刺客欲杀春申君的事,当时的领导干部圈里都知道,独独春申君被蒙在鼓里。可见春申君得罪的同僚还不少呢。
考烈王病了,快不行了。有个叫朱英的人就劝春申君,都说有“无望之福”,也有“无望之祸”,更有“无望之人”。“无望之福”就是说你做了这么多年的相国,享尽荣华富贵,名为相,实为王,现在王要死了,太子年幼,你说不定还能“南面称孤”呢;“无望之祸”就是说李园养了一大帮刺客,等到王死了,第一个就要害你;什么是“无望之人”呢?那就是朱英我了,你把我封个郎中,出入随行带上我,考烈王死后,替你杀了李园。春申君连连摆手,你不要说了,李园这个人我是知道的,人老实,还善良,不会干这样的事情。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说的就是春申君。朱英一听这话,知道再怎么说也没用了,既然暴露了自己的计划,那就赶快溜吧。“亡”,远走他乡。因为他知道,万一春申君说漏了嘴,死得最先的是自己。果然,十七天后,王薨,李园先入宫,春申君后入宫,被预先安排好的刺客谋杀,身首异处。太子继位,就是后来的楚幽王。
要说整出戏,确实精彩,有宫闱之争,有男欢女爱,有纵横捭阖,有阴谋窃国,有谋士良谏,有妇人之仁。时间跨度较长,情节曲折离奇,超越伦理,超越纲常。楚考烈王不孕不育,让多少“仁人志士”共同为之思虑,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算盘。可怜一代名公子,自以为占尽天时地利,最后被一对赵国无名兄妹玩残了,可叹可怜!���-�x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