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去理发店,尽管是老顾客,站在门口的两个门童还是例行公事般地说那些固定内容的话。
“欢迎光临!您是剪发还是美容?要不要看看最新款的发型……”
我只能耐着性子一一回答,剪发,不需要,谢谢。顺便说一下要哪个理发师,不用那个顶级的造型设计师。
“来这边洗一下……”
不用他说,我就径直走到了洗发的躺椅上坐好等着小工来搭毛巾。
不得不说,小工的手法很舒服,水温也刚刚好。可是,我不需要啊。我只是来剪个头发,你给我按摩什么啊,我只需要洗干净去掉油好吧?我还有很多安排,没时间和你磨蹭。
理发师来了,开始重复问那些有关发型的问题。
“还是老要求。”终于不用再废话了。
过了一会,有人端来一杯水。
“对了,这里能不能修眉?”我问理发师,这样我就不用跑到商场了。
“可以的。”
“您要不要再做一下脸部护理?”
“不要。就只修眉。”
美容师来了,终于没有那些套话了。
等我走出理发店,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在我的计划中,理发和修眉,这种小事只应该占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的。
类似的情况,超市结账时加钱换购,饭店点菜时推荐菜品,估计都差不多吧。
我觉得,服务态度良好,提供的服务全面是好事,但是,顾客真的需要吗?可能,顾客需要的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不需要那些花样繁多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享受。
2
午餐之前,大家都有些饿了,一个朋友掏出一袋混合水果干。
很多人都过去拿了,水果的香味香味飘了出来。
一个香蕉片递到我面前,“尝尝吧。”
“谢谢,不用了。”
“就吃一个。”
“真不用啦。”
“切,爱吃不吃。亏我还把你当朋友。好心好意和你分享一下,以后看谁还会想着你。”
“对不起,你知道的,我不喜欢吃零食。”其实,我只是不想摄入过多的热量。吃了一个又要跑个几百米,这鬼天气,我不想动。
“哼。”对方一脸的不屑,就像我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到了午餐时间,又要对着食堂大妈狂吼。
“少来,少来,再少点!”
一大勺米饭又扣在了餐盘里,“这么瘦多吃点。”说着又来了一勺带着汤汁的肉菜,在米饭上蹭了一堆油花。
我都无语了。米饭都被污染了,倒掉吗?太浪费了,看着清洁工把垃圾桶收拾好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算了,一闭眼,倒了。
即使我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我还是要把饭倒掉。当然,我的良心肯定受到了谴责,可是,我也不想啊。
明明我说了不需要,为什么你们还要给呢?你们是出于好心,可惜不但没有好结果,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3
心血来潮想吃黑麦面包,附近的超市和面包房跑了个遍,都没有发现,有的只是焦糖色染出来的冒牌货。
本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原则,我打开了电脑,进了购物网站。
我搜的是黑麦面包,结果刚打完黑麦两个字,底下跳出来一片类似“黑麦草”“黑麦粉”的结果,就算写完了黑麦面包四个字,也还是有无关的搜索结果。
耐着性子转滚轮,不一会弹出一个广告窗口,挡住了页面。叉掉,又来一个。
真的好烦,算了,换个地方。我关了电脑,打开手机 。
结果,刚解锁屏幕,通知栏爆满。仔细一看,都是无关紧要的新闻,和一些应用的推送。
我的热情完全消失了。早知道这样,我宁愿在开电脑之前就告诉自己黑麦面包不好吃,早早打消这个念头。
我们需要的信息,往往不是搜索引擎给我们的。他们要想赚钱,不往里面塞广告才怪呢。强加给你的信息越多,你就有更大的消费可能。
4
一个人饿了,需要一个馒头。
你给他一个,这是幸福;你给他两个,这是多余;你给他更多,就变成了负担。
我们需要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其他人却给了我们太多,让人难以承受。
对商家来说,能够准确地提供给客人需要的东西,才能蒸蒸日上,财源广进。不然,顾客只会觉得烦琐,没有人会再次光临。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连媒体和网络都向广告屈服。没办法,在金钱面前,人的需求什么都不算。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忍受强加给我们的资源和服务。
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在给别人东西之前,问问自己,对方真的需要吗?
尤其逢年过节送礼的时候,人人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从营养品到红酒,少则几百,多则上万。收到礼物的人,可能从来不喝酒,也可能身体健康的很,完全不需要补充额外的营养。
这些东西没能起到作用,反而被堆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再想起来已经过期了。
如果真的为对方着想,那就送些他们需要的实用的东西。比如,谁家养猫,你可以送一袋进口的猫粮;谁喜欢绘画,你可以送一盒价值不菲的画材。
价钱差不多,效果却不一样。
正如有句话说得好,我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
一个人的情商,就从这里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