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南渡剿贼
绍兴三年(1133年)秋天,岳飞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亲自书写:“精忠岳飞”(精忠报国最早的由来)四个字并将其制成旗帜赐给岳飞。朝廷任命他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总辖周边各路军务,类似于明清时代的总督),不久又改任神武后军都统制,但仍保留制置使职务,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牛皋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岳飞列传中)等部将都隶属岳飞统辖。
伪齐刘豫派遣李成与金人合兵入侵南宋,攻破襄阳、唐、邓、随、郢等州(今河南南阳一带及湖北数州)及信阳军,洞庭湖寇贼杨幺(水浒后传中杨幺成了宋江转世)也和伪齐勾结,企图顺江而下攻击宋廷,李成又打算从江西陆路进攻,直趋两浙和杨么会合。高宗命令岳飞做好迎击准备。
绍兴四年(1134年),朝廷任命岳飞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岳飞上奏道:“襄阳等六郡是恢复中原故土的根本所在,现在应该首先攻取这六郡,以除心腹之患。待李成等贼远逃之后,再增兵湖湘地区,以期歼灭所有在此盘踞的盗寇。”
高宗将岳飞的建议告诉赵鼎(南宋中兴名相,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询问他的意见,赵鼎说:“若论了解长江上游地区利害关系的,朝中无人能超过岳飞。”于是朝廷授予岳飞为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
岳飞乘船渡江至江中时,回头对幕僚部属说:“岳飞如不能擒获贼寇,再也不会渡江回返。”部队抵达郢州城下,伪将京超号称〝万人敌〞,凭借坚城抗拒宋军。岳飞擂鼓激励士众登城,京超投崖自尽,宋军趁势收复郢州,另遣张宪、徐庆前去收复随州。岳飞自行率部转战襄阳,李成挥众迎战,其军左翼靠近襄江,岳飞闻知笑道:“步兵应在险要地势上作战,骑兵则应在平原旷野上作战。现在李成的左翼骑兵排列在江岸,而右翼步兵却在平地上布阵,他虽拥十万贼众,又能有何作为?“岳飞举起马鞭对王贵下令道:“王贵,你率长枪兵进攻李成的左翼骑兵。〞又对牛皋下令道:“牛皋,你率骑兵攻击李成的右翼步兵。”两军交战之后,李成军骑兵的战马应长枪攻击倒毙,后面的骑兵被挤入江中,步兵死亡的人不计其数。李成连夜遁走,于是岳家军顺势收复了襄阳。伪齐刘豫为李成添了援兵,并让他在新野驻守,岳飞和王万两面夹击,接连打败李成的军队。
岳飞上奏道:“金贼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掳掠我大宋的百姓及财帛,现在其志已骄,其气已泄。那刘豫虽僭称伪帝,但留在故土的父老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宋朝。如朝廷能派出精兵二十万,长驱直捣中原,收拾旧山河则指日可待。襄阳、随州、郢州土地都十分肥沃,如果在此实行屯田,好处很多。臣想等到粮草充足之时,即率部过江剿灭金贼。”当时宋廷正重视深入北方,收复故土举动,因此屯田之议由此在朝中兴盛了起来。
岳飞进军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李成和金将刘合孛堇(就一个人名,具体没查到)排列营寨抵御岳飞。岳飞派遣王贵、张宪率军掩击,敌军大败溃散,仅刘合孛堇一人只身逃脱。李成的党羽高仲退保邓州城,岳飞率军一鼓即攻下邓州城,活捉高仲收复邓州。赵构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道:“我早就听说岳飞行军纪律严明,但没想到他竟如此厉害,善于破敌。”岳飞又收复唐州、信阳军。
襄汉地区平定之后,岳飞上表欲辞去制置使职务,且请求朝廷能另遣重臣来治理荆襄地区(谁说岳飞不懂政治的?),宋廷廷议不许。赵鼎上奏道:“湖北鄂州、岳州是长江上游最为要害的区域,请陛下命岳飞屯驻鄂州、岳州,这样不仅江西地区可以借助他的声势,湖、广、江、浙一带也可以获得安定。〞(若之后赵鼎不受秦‘兽’构陷,能留在相位的,那规复中原确有可能,直捣黄龙也不再是梦)于是朝廷将随州、郢州、唐州、邓州和信阳军并合为襄阳府路隶属于岳飞,岳飞移驻鄂州,被授予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爵为武昌县(今湖北武汉江夏区)开国子(子爵)。
兀术与刘豫合兵包围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亲自写信命令岳飞率部前往解围,岳飞率军赶往庐州,刘豫已使五千铁甲骑兵进逼庐州城下。岳飞令人展开“岳”字旗和“精忠”旗,金兵见到二旗,心胆俱裂,一战即溃,庐州之围遂平。(壮哉武穆)
岳飞上奏道:“目前襄阳等六郡的百姓还缺乏耕牛和粮食,恳请朝廷能酌量贷给他们官钱,同时免除他们以前拖欠的公私债务,并以招集流亡百姓归业的多少来作为考核州县官员政绩优劣的标准。”(只有人口数量上去了,才能募集到足够的兵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