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5个阶段+26个敏感期,帮你看清古语“三岁看大”的真相!

5个阶段+26个敏感期,帮你看清古语“三岁看大”的真相!

作者: 书友清泉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17:17 被阅读4次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佛雷德·阿德勒在其著作《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指出,“个人心理学特别重视研究儿童心理学,这不仅因为这个零一本身很重要,同时还因为它可以让人认识到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大”。

      儿童时期形成的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的方式虽然在大人眼里很是幼稚和天真,却是儿童形成对这个社会的认知雏形。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很容易造成少年、甚至成年后的各种后遗症,如《都挺好》的苏明玉告诉我们“原生家庭“的痛是”多么痛“的领悟;”张扣扣杀人案“等现实题材让我们更不敢对孩子的教育有丝毫松懈。各种儿童教育专家、书籍也不再提倡我们用一句”他还是孩子“、“孩子还小”等来做借口,而是建议我们根据孩子在儿童时期的发展特点来进行正确的引导。

      那么,幼年时期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引导才最佳?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准确get到孩子发展的敏感点——儿童敏感期。

      “在0-6岁时,每到某一特定的阶段,孩子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本能般的力量,驱使他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个时期被称为敏感期。”

      这是蒙台梭利留美教育专家李芷怡对“儿童敏感期”的定义。身为两个宝妈的儿童教育专家,李芷怡结合自己两个孩子儿童期发展的各种经历,整合中美儿童教育先进理念,为中国的妈妈们量身打造的一款“儿童敏感期”检测仪——《0-6岁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用100个真实案例手把手地帮助家长们解决很多看似“无解”的育儿问题,让家长们不再抓狂或歇斯底里,让孩子们在真正的爱与自由中健康成长!

      作者李芷怡在《0-6岁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一书中指出,蒙台梭利将儿童敏感期分为九种:

      每进入一个敏感期,孩子会有对应的行为表现,同时也需要家长们准备相应的学习内容,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但是蒙台梭利这9大敏感期有着年龄的交叉,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并不能准确区分或者把握的好各自的界限,所以作者李芷怡在此基础上重新按照儿童年龄将儿童的敏感期划分为更具体的五大阶段+更为细致的26个敏感期,让家长们可以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孩子的敏感期。

      1、0-2岁半第一阶段的6个敏感期——儿童的“马斯洛生理需求”层级

      0-2岁半的儿童敏感期包括7个具体的方面,分别为视觉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和爱的敏感期。除去最后一个“爱的敏感期”,其他6个就是儿童敏感期的启蒙阶段,是孩子认知这个世界最懵懂也最直接的阶段。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单纯地从五官和五感的新奇感出发来探索这个世界,才会出现孩子爱吃手、摔东西、甚至暴力打人等在大人看来很“无奈”的行为。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同马斯洛概括的人类的最底层的需求——生理需求一样,水、空气、食物等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照到孩子们的身上,就是口、眼、鼻、耳和手等五官及其五感的满足。既然我们可以用这一需求激励员工,那么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些行为来判断孩子敏感期的到来,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即可解决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2、2岁半——3岁第二阶段的5大敏感期——儿童的“马斯洛安全需求”层级

      这个阶段包括5个敏感期: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和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期。三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五官与五感方面的敏感度过初步阶段进入发展期,孩子的兴趣也逐渐从“有形的世界”进入“无形的世界”,开始关注周遭的大环境并寻找“安全感”,最具典型的就是孩子开始模仿比他们年长的、成年人的各种行为举止和说话,也就进入儿童的“马斯洛安全需求”层次。这个时期形成的认识规律决定了孩子们以后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模式,这也就是“三岁看大”的原因所在。但是家长也不必过于在意这个时候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要注意给予必要的陪伴与耐心,让孩子平静迎接下一阶段的敏感期。

       3、3岁——4岁第三阶段的4大敏感期——儿童的“马斯洛情感与归属需求”层级

      儿童3-4岁的敏感期共有4个,分别为执拗敏感期、审美和完美的敏感期、色彩敏感期和人际交往敏感期。这个阶段是孩子和家长能很好相处的阶段,是亲子关系开始往美好发展的的开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想要“权”,所以家长要适当放点“权,给孩子必要的“情感与归属感”。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下一个阶段的来临,刚刚建立的亲子关系就迎来了严峻的考验。

       4、4-5岁第四阶段的6大敏感期——儿童的“马斯洛尊重需求”层级

      4-5岁的敏感期共有6个,分别为婚姻敏感期、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身份确认敏感期、绘画和音乐敏感期、情感敏感期和书写与阅读敏感期。这一阶段的敏感期的显现和特点让大人们“一边欢喜一边愁:

      欢喜的是这是孩子具体能力与天赋开始显示的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所谓的“天赋”与“兴趣”,开始大力培养孩子在某方面的能力,所以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培训机构的最多,我家也是,上了两个培训班,每次上课自己比我还积极,还特别乖巧听话,让我感觉到了亲子关系“美好的春天”来了!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兴趣与天赋并不是绝对的。与其让天赋变成能力,不如让兴趣变成爱好,要不然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就可能走向“恶化”。

      愁的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成人化”,有明显的早熟倾向。最典型的就是对“婚姻”、“性别”的好奇,有时候的问题真的让我哭笑不得。比如洗澡的时候,会问“妈妈,为什么我的胸和你的不一样,和爸爸的差不多(其实问的是乳头大小)”、“妈妈,我的小鸡鸡(男孩的生殖系统)在哪里?”、“妈妈,快来我要和爸爸结婚啦(拿买的裙子当头纱)!”……弄得我和他爸要各种查资料来确定她有没有“长歪”!好在得到这本《0-6岁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后,我第一时间拿给她爸,让她爸放心。

       而其实这个阶段儿童各种敏感期的爆发是在告诉家长们,孩子需要你们将他当作“成人”来平等对待,需要得到尊重,就如同我们大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样。对于孩子来说,得到家长同等级别的尊重,就如同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所以这个阶段家长不要总觉得孩子小就忽略一些感觉尴尬的问题和知识的教育,尤其是关于“性”与“性别”方面的教育,对孩子以后的择偶感、婚姻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5-6岁第五阶段的4大敏感期——儿童的“马斯洛自我实现需求”层级

       这是儿童敏感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包括4个方面的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数学敏感期、文化敏感期和自然敏感期。如果觉得“三岁看大”还不够准确或者三岁孩子还一身毛病的话,那么在这个阶段还有时间与机会来进行纠正与引导。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形成初步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价值,也就是开始建立“梦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孩子很可能有一个“科学家”的梦;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也许下一个“达尔文”就在诞生中;与孩子一起领略文化的魅力,也许下一部“文化大典”就在酝酿之中……

      有了这本《0-6岁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我可以从容应对我家娃即将到来的这个阶段。

       所以不管你是准妈妈,还是孩子正处于某个敏感阶段的妈妈,拥有《0-6岁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这本书,就可以变身“育儿专家”,轻松解决自己的育儿烦恼,更可以惠及身边的人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个阶段+26个敏感期,帮你看清古语“三岁看大”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uy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