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本该拼搏的时候,却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大多数人准备做一件事前,总是想着我是否能够将它做好,它是不是非常困难;别人做不好的我能做好吗?如果做的差了那岂不是在朋友面前非常丢面子,到底是做好还是不做好呢?没想后果前本来斗志昂扬,但经过反复犹豫感觉自己越来越不行,最后决定放弃。
想的太多一定会做的更好吗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确实,有时候阻碍一个人达到目标的并非绵延不绝的高山,并非崎岖坎坷的道路,而只是一粒藏在他鞋里的沙子!
在元朝末年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张士诚是位优秀的领导人。张士诚在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了大周政权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废除元朝的各种苛捐杂税,减轻底层民众负担。至于历年来农民拖欠元朝的赋税,张士诚一笔勾销。就连当年已经交上去的税赋,张士诚也退还四成。陈友谅狠辣无情,倪文俊、徐寿辉,赵普胜这些对他有恩的人,都死于他的刀下。朱元璋狠辣无情,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私自酿酒获利,被他亲自杀掉。张士诚对朋友、对手下,都极为慷慨大方,做到了仁至义尽。而就是这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张士诚却被朱元璋打败。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龙湾战役打得不可开交时,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是张士诚只想当个旁观者坐收渔翁之利。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率领军队回到南京开始规划灭掉张士诚。如果他听取谋士的建议当机立断攻击朱元璋,他也不会错失战胜朱元璋削弱陈友谅的最好时机,最终落的自缢而死,时年47岁就草草退出历史舞台。
想的太多一定会做的更好吗汉朝战神霍去病17岁一战成名,率骑兵八百,冲入敌军腹地,先射死匈奴一名将领,后又驰骋战场斩将两名,共斩匈奴2028人,功冠全军,一战封侯冠军侯。武帝为奖励他的功劳赐他府邸,他却壮气扬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圣地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徙乌桓至匈奴左部故地,以牵制匈奴。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想的太多一定会做的更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