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震撼场面不少,最虐心的却当属公元234年五丈原上的那一幕:亲率十万蜀汉大军发起悲壮北伐的强人诸葛亮,溘然长逝于军营。他克复中原的壮烈理想就此寂然结束。不过,后人对此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如果命运多给诸葛亮一点时间,他能否完成克复中原的心愿呢?
在三国时代里,魏明帝曹叡执政的曹魏帝国,拥有人口国土资源军力的绝对优势,俨然庞然大物般的“超级大国”。但是,就在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的公元234年,却也是这个看似强大的曹魏帝国,内外最为风雨飘摇的年头。
早在诸葛亮终极北伐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33年起,曹魏帝国的其他战线上,就已经烽火连天。首先是魏吴边境,在阻挡东吴的要冲合肥城西三十里,魏国征东将军满宠的新城拔地而起,惹得东吴孙权动用重兵前来争夺。虽然被满宠施展奇计杀退,但这场争夺战,只是接下来魏吴边境战争的前奏。在曹魏多次被诸葛亮牵制西线的情况下,善于趁火打劫的孙权,早已经磨刀霍霍。
而比起这场明面上的争斗,孙权对辽东的染指,才更叫曹魏帝国后脑发凉:凭着强大的海运能力,孙权早与盘踞辽东的公孙渊搭上了线,且在公元233年封公孙渊为燕王。虽说公孙渊反复无常,没几个月就和孙权翻了脸,但曹魏帝国的东北边陲,却必须防备公孙渊这个威胁。
假如诸葛亮多活十二年 蜀国会不会北伐成功如果说这还是个潜在威胁,那么正对曹魏幽州要地的鲜卑“附义王”轲比能,却成了横亘曹魏帝国头顶的战刀。从公元228年起,这位一统漠南的草原枭雄,就开始频频给曹魏边陲制造麻烦。跟诸葛亮更是遥相呼应,一开始还是趁着诸葛亮出兵时袭扰一下,公元233年时更直接侵扰曹魏边境。虽然被名将秦朗击退,但这个雄踞漠南的鲜卑力量,也同样令曹魏不敢放松。
这也就意味着,魏明帝曹叡已掌舵近八年的曹魏帝国,看似国力蒸蒸日上的好形势里,却正陷入到被南北各处夹击的瓶颈期。待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愤然一击时,版图庞大的曹魏帝国,更是战火四面烧。除了诸葛亮所在的西线外,南线也遭遇到东吴的大举进攻。而北线的精锐主力,更被辽东与鲜卑牢牢牵制住。即使强大如曹魏,应对这种规模的战事,依然无比吃力。
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魏明帝曹叡在亲率大军击退东吴进攻后,并未选择增兵雍凉战场,而是命令拥兵二十万的司马懿以坚守战略来应对。冷静的判断背后,却更是现实的战争承受能力考虑。
假如诸葛亮多活十二年 蜀国会不会北伐成功以这个角度说,公元234年,就是晚年为“克复中原”已多次艰难出师的诸葛亮,乃至厉兵秣马的蜀汉政权,最好的历史契机。他们对面的雍凉司马懿大军,正是最为力量孤单的时候。那么,亲手推波助澜这大好局面的诸葛亮,又是否为这关键一战,做到了充足的准备?
很多否定诸葛亮北伐的后人们,其实都弄错了一个基本前提:难道诸葛亮真如野史中记载的那般疯狂?计划以有限的国力补给兵力,一举灭亡强大的曹魏帝国?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当然没有这么“疯”。
事实上,诸葛亮这几次艰难的北伐,执行的都是蜀汉早有的“蚕食雍凉”战略。即通过步步为营的推进,陆续吞并战略位置重要的陇右大地,以获得未来进军中原的跳板。在经过了前几次功败垂成的较量后,这个战略目标并没有变,相反公元234年这一次,拼尽全力的诸葛亮,更补足了之前多次叫蜀汉大军痛心疾首的短板:后勤。
假如诸葛亮多活十二年 蜀国会不会北伐成功在经历过多次粮草不尽的窘境后,北伐开打前的诸葛亮,就频频放出大招:不单启用了新型工具木牛流马,更在公元233年冬,把粮草囤积在了毗邻曹魏的新谷口。在公元234年2月,蜀汉大军猛扑五丈原后,面对司马懿轻车熟路的稳守战术,诸葛亮更是见招拆招,在渭水两岸大量屯田,之前一直“耗不起”的诸葛亮,这次有充足的底气耗一段时间。
而腰杆子粗壮的蜀汉大军,另一大早已出名的强项,就是骁勇的战斗力。以《三国志》夸诸葛亮的原话说“治戎为长”,而且绝不是花架子,却是战斗时“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在之前诸葛亮的历次北伐里,最叫曹魏军队叫苦的,就是蜀汉大军这逆天的战斗力。最典型的是公元231年的北伐战役,诸葛亮指挥人数少的蜀汉精锐出奇兵,不但抢割了魏国的麦田,斩杀了曹魏三千精锐,连曹魏骁将张郃都搭上了命。若非蜀汉军队粮草不继忍痛撤退,那场战役发展下去,后果只有更恐怖。
而这一次,基本摆脱了粮草困扰的蜀汉大军,战斗力更是满血升级。名工匠蒲元打造的“神刀”,已经装备蜀汉精锐部队。京兆天水南安各地新兴的冶炼作坊,源源不断地给部队提供精良装备。蜀汉精锐部队更是分批在定军山演练阵法,近十万人浴血磨炼,就为打好这残酷的一战!
所以说,当公元232年二月,诸葛亮再度率领大军呼啸而出时,他带领的是一支作战能力登峰造极,且后勤补给无比充足的虎狼之师。这是自汉昭烈帝刘备白帝城去世后,蜀汉军队最为锋锐的一次亮剑。
可是,就如一场未曾上演就落幕的大戏,随着公元234年十月八日,油尽灯枯的诸葛亮溘然长逝,精锐的蜀汉大军如退潮般默默撤去。三国的历史走向,就此悄然定格。
假如诸葛亮多活十二年 蜀国会不会北伐成功那么,倘若那个夜晚诸葛亮没死,再给他一点时间,能否最终完成克复中原的心愿呢?
首先,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其实看似强大的魏国,内外都是风雨飘摇的。当时在曹魏政权多次被诸葛亮牵制西线的情况下,善于趁火打劫的孙权,也早已磨刀霍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艰难出师的诸葛亮,对上力量孤单的司马懿,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打。
从正史上面来说,北伐是诸葛亮采取的“蚕食雍凉”战略,但诸葛亮北伐的软肋就是粮草不足,虽然此次准备充足也不可能一直耗下去,而司马懿的人数又是占绝对优势的。作为最了解诸葛亮的司马懿,采取了频频不出军的政策,要将诸葛亮耗死。但是反过来想的话,如果诸葛亮不死,这样的拖延战术,也未必就能对司马懿有利。也就是说,如果司马懿面对的是健康的诸葛亮,那么这两个三国时代的智慧担当,必然要拔刀相见的,而从正史来看,诸葛亮智谋还是胜于司马懿,所以,还是有可能打赢司马懿的。
假如诸葛亮多活十二年 蜀国会不会北伐成功但是诸葛亮克复中原的梦想能否就此实现呢?有分析认为,从蜀魏两国当时的情况看,蜀国经济与人口上都与魏国相差太远。除此之外魏国前两任君主又是比较有能力的君主,魏国的国力也不断变强,百姓安居乐业,北方民众拥护大汉人不多。诸葛亮即使能力再好,一人之力也赢不了一个拥有人口是蜀国3倍以上的魏国。而且,当时蜀汉的兵力、经济等指标,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所以仅凭诸葛亮的个人力量,很难改变三国的历史格局。
当然也有分析认为,如果诸葛亮能多活十二年的话,也许会获得改变这种格局的机会,即两次魏国内乱的机会(第一次是诸葛亮的宗室兄弟诸葛诞,其在公元257年起兵反对司马氏,并获得了东吴的支持)。尤其是在第二次机会发生时,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司马懿已经去世,这也会增加蜀汉打败魏国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东吴因为接班人问题和孙权的折腾,人才凋零问题丝毫不逊色于蜀汉。所以,诸葛亮是非常有可能完成克复中原的心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