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07261/38701814246e363d.jpg)
01
不知不觉,走出象牙塔已经半年多了。这半年间,我几乎都是以一名自由作者的身份,践行着毕业以来的生活。
虽没有如别人眼中的,将日子过程了诗跟远方,但也实实在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前提是这件事撇开了金钱的关系。
这些日子,看到身边的作者同行们,都陆陆续续写起了新年献词,对过往一年的生活,用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进行一番总结与反思,最后再对新的一年,寄予深深的期待。
可能受了他们的影响吧,今天醒来的时候,也心血来潮想写一篇文章,对自己这半年的毕业生活,进行一次总结,将我在面对选择与人生规划时,懂得的几个道理说出来。
希望,以下的一些文字,对正在上大学,且依然迷茫的你,有所帮助。
02
谈钱并不伤感情。
其实,这个道理,直到这段时间过年,我才深深地理解到。
从前,我跟大多数还未走出校园的人一样,觉得谈钱伤感情,没必要谈钱。
然而,这些日子过年,回到家里,看着爸妈过年要花一大堆钱,以及自己工作了,得给家族亲戚小孩,以及父母包红包了,那一刻,我才发现,钱真的蛮重要的。
不能说钱是万能的吧,但是开始意识到,没有钱有很多事做不成。
可能直到如今我才明白这个观点,也跟我的家庭教育有关,我从小家里人给的生活费还是挺充足的,几乎很少为了钱的事担忧,所以,一直不喜欢跟任何人谈钱的事。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毕业半年后的这个年,过得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里面列举了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过年烦恼,其实这些的种种,归结于一句话,就是钱上的烦恼。
以前总觉得爱父母,关心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们聊天,谈感情。如今才发现,如果你爱一个人,除了感情上的支持以外,物质上的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明显。
你爱一个人,过年的时候除了关心与问候外,直接打钱给他,让他能够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过个好年,这样的行为,在目前的我看来,是最好的方式。
可能有人会说这太庸俗了,然而我还是想说,这是我目前的金钱观,我觉得挺好的,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观念,使我有了更多赚钱的动力,以及敢跟别人坐下来谈钱,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一谈钱,就觉得难为情。
我努力赚钱,就是想给我爸妈打钱呀。
03
平台比个人更重要。
昨天,一位好友跟我说,他想创业,项目是关于互联网的。
在我们谈了许久之后,我给这位朋友泼了一大盆冷水。
前段时间,创业者茅侃侃自杀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我也看了一些相关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李想(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已经过了十年前的草根时代,现在最好的模式不是休学创业,那样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如今最好的创业模式,就是上一所名校,毕业后到巨头公司,做到中高层,三十而立带着一帮资源再出来创业,那样成功的机会更大。
深以为然。如今虽然所有人都在喊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各个高校都在举办各式各样的创业比赛,好像一个大学生,不去创业,不整个APP改变世界,就白活了一样。
再加上前段时间韩寒发表的微博,其中讲了自己关于辍学的那段话,大意也是劝如今的年轻人,别学他,还是好好上一所大学实际。
名校,好公司,这些其实都属于平台。你上了名校,认识的了不起的人多了,毕业后进大公司上班的可能性高了,身边周围同事的能力也跟别人的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来问我本科是一所普通高校,现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考研,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各方面因素都允许的话,能考就尽量考,到好的学校去,以后的机会更多。
所以说,平台在以后的社会里,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个体的努力,很难超过一个优秀平台带给你的改变。
能到更好的平台去的话,别犹豫,去争取。
04
选择大于努力。
最后,想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这个话题,可能你在大学,并没有想太多。因为你学着什么专业,就想当然地认为毕业后会做什么。
然而,我却想问你一句,你是否想过,你的专业,在不久的未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前天晚上,在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罗振宇那一期,罗振宇讲了一件事情,就是说当时他决定走出央视创业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传统媒体的下滑,以及个体力量的崛起。他那个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到前台,把自己的胖脸露出来。
虽然我一向对罗振宇这个人没有太多的好感,然而听了他的这番话以后,还是给了我挺大的感触,就是一个人的选择,是大于努力的。
顺应潮流的趋势,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很多时候,调整方向,比闷头前行更加重要。
05
今天这篇文章,说了三个点,也算是对自己这半年来的一种总结吧。
虽然写得不够透彻,论述得也不够具体,但还是满怀诚意,希望这几个道理,对正在上大学的你,有些许用处。
有些道理,早点懂,会更好。
多花点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比宅在寝室刷剧闲聊更实在。
以上,共勉。
愿新的一年,你我,都能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
新的一年,很荣幸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