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文艺调频中国经典古诗词
写诗,寻共同感觉,用独特语言。——闲读《随园诗话》(100)

写诗,寻共同感觉,用独特语言。——闲读《随园诗话》(10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22:22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七八】

    余幼居杭州葵巷,十七岁而迁居。五十六岁从白下归,重经旧庐,记幼时游跃之场,极为宽展;而此时观之,则湫隘已甚:不知曩者何以居之恬然也。偶读陈处士古渔诗曰:“老经旧地都嫌小,昼忆儿时似觉长。”乃实获我心矣。

    葵巷,古代杭州巷名,建成于南宋以前,旧名癸巷。巷中旧有崇善庙、敷文讲庐两处主要建筑。据文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汪启淑于巷中之假山弄筑有葵园,因改名葵巷。”

    湫隘,音jiǎo ài,意思是低洼狭小。《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杜预注:“湫,下;隘,小。”

    陈毅,字直方,号古渔,上元(今南京)人,监生,著有《古渔诗集》。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

    【闲言碎语】

    “老经旧地都嫌小,昼忆儿时似觉长。”凡是在外地工作,许久没有回故乡之人,在回到故里旧居之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在读到这两句诗时,与袁枚的感觉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古今皆然。

    一个优秀的诗人,最重要的是捕捉到人心相通的共同感觉,再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给予表达。这种表达未必是准确、具体、细致的,也可以是模糊、抽象、粗略的,甚至是似有似无、飘忽不定的,但是,无论何种表达方式,作者都必须在主观意图上想把这种感觉传递出去,并在最大程度上为读者理解与共鸣,这应该是作者的期望与追求。至于读者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与欣赏,由于其学识、经历、阅读广度、鉴赏能力的不同,结果也一定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

    作品一旦完成而进入公众领域,别人的如何解读是别人的自由,只要不牵强附会构陷成文字狱,作者就不一定出来解释了。有关文字狱,这一点,我还是看好发展趋势的。毕竟,从皇清到民国,到新中国,文字狱是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方方日记》问世后遇到一些麻烦,也不过是一小撮人在网络上的喧嚣而已,方方老大姐并没有身陷囹吾,目前还在家中自由码字嘛。就作者而言,写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先放一放。别人对你的作品是品出花香?还是闻出屁臭?有鼻子问题,有脑子问题,还有位子问题。都想照顾到,作品就没法写了。还是遵从内心,性灵创作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诗,寻共同感觉,用独特语言。——闲读《随园诗话》(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eg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