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每天写1000字想法
用“老眼光”看人是至性的涵养

用“老眼光”看人是至性的涵养

作者: 易郁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21:44 被阅读40次

人们常说,“别用老眼光看人”,就连语文课本上也常常教导我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家都知道这句成语出自于《三国志》,讲的是吴侯与吕蒙的故事。“士、农、工、商”,古代“士”排“四民”之首,较天下之众,似乎并不具备广泛性。

而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对待身边的人,到底应不应该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呢?

2017年电视荧屏上最火热的电视剧非《人民的名义》不可了。在中国,像这样大尺度的政治题材影视作品,毫不夸张的讲,应属“空前”地位。

演员们一个个凭借精彩的演技,把政治漩涡里的众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正义机敏的侯亮平;铁血怀奸的祁同伟;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高育良……

然而,这些角色都没能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毕竟有其局限性,人物过于“脸谱化”,总觉得正义太过“干净”,邪恶又过于“深沉”。

其实,我总觉得有时候越是复杂的人生越是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去推动,正与邪可能真的很纯粹——人性的偏执罢了!

谁不想做一个清官儿好官儿?到头来又有几个成为了清官儿好官儿?

刚刚我说到了“脸谱化”,但是《人民的名义》里头有没有从头至尾活灵活现的出彩人物呢?仅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有,那就是——“老石头”陈岩石!

陈岩石是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赵立春是原汉东省省委书记。整部剧里陈岩石就是骂着“老领导”赵立春度过的。

陈岩石出场的时候已经是退休状态了,而赵立春已经荣升为中央级别的干部,政治生涯可谓如日中天。陈岩石可不管,逢人就骂,见人就说,不仅如此,还和赵立春死磕上了,硬是几十年如一日,写材料举报赵立春,但都石沉大海,他也浑不在意,只是一如既往地骂,越挫越勇地告。

机敏善良的侯亮平取笑他,亲儿子陈海当他发牢骚,几乎所有人都当他嘴里骂骂咧咧的原因是,因为工作期间俩人合作不愉快,陈岩石没能升职而“嫉妒”赵立春,越老越“小心眼”。

以至于骂的时间越长,越有人觉得是这老头是个心胸狭窄的倔脾气,要不“老石头”这外号是怎么来的呢?

当沙漠的一边出现海市蜃楼,谁又愿去相信漫天风沙的另一边才是绿洲真正的所在呢?

当迟来的正义终于让赵立春绳之以法的时候,所有人几乎都同一时间回过头来回顾陈岩石穷尽一生的所作所为——偏执、固定、保守,一瞬间都升华为顽强、坚韧、勇敢!

赵立春在汉东省省委书记任上第一笔贪污受贿被他发现起,陈岩石此生就再也没有改变过对赵立春“贪赃枉法”的认知。一起共事的年月里,陈岩石更是尤感赵立春的只手遮天,媚上欺下。

很难想象,陈岩石几乎是公开的与赵立春这位“汉东王”唱反调,那是面临的怎样一种危险?那是需要怎样的一种崇高的勇气啊?

从革命战争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老家伙,看不惯的就是一个“欺”字,他深知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而赵立春在他眼里就是那只社会主义粮仓里的肥老鼠,淳朴的无产阶级觉悟者是忍受不了这样的污秽的。他宁愿流血去洗涤这样的污秽,也不要脏了自己的眼睛。

而敌人的阴鸷狠毒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的血倒是没流成,他儿子的血却流淌了一地……

当一个人嘴里成天迸出大实话,几十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相信,甚至自己身边的至亲,那会是怎样的一种落寞与绝望呢?

常人,是永远无法想象那种捍卫真理时所遭受的煎熬的!

陈岩石却从未表露过任何一点消极情绪,久经考验的革命者的伟大执著,在陈岩石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的,“伟大理想毛主席教导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的,电视剧里,小说里的陈岩石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是穷尽毕生的光阴,躲过了明枪暗箭,历经了生离死别,最后换来的只是一阵释怀!只需要的也是这一阵释怀!

眼睛干净了,天空才会干净!

陈岩石一生都在用“老眼光”看待邪恶,充斥着愤怒;他同时又一直在用“新眼光”看待共和国朝气蓬勃的未来。

他至情至性,爱憎分明,犀利如炬的“老眼光”,看谁都楚楚清清!

用“老眼光”看人是至性的涵养

相关文章

  • 用“老眼光”看人是至性的涵养

    人们常说,“别用老眼光看人”,就连语文课本上也常常教导我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家都知道这句成语出自...

  • 生活中该怎样克服”刻板效应“呢

    心理学认为总是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它是因为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

  • 分享几个心理学效应

    整理|曲娅菲 以下内容来自慕课网《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

  • 心理学中的几大效应

    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

  • 分享几个心理学效应

    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

  • 我为什么不看你写的文章?

    看文,先看人。 —— 疯子 如果没独立思考、没涵养、...

  • 士别三日,要“刮目”相看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不要用老眼光看人。 今年过年,确实颠覆了、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原来沉默寡言的表哥,...

  • 孩子的委屈来自父母的老眼光看人

    晚上,孩子需要手机完成搜索作业,其实我的内心一直都很紧张。不给手机,孩子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作业,给他手机又担心孩子...

  • 走出舒适区,你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教导世人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再次见到几年未曾见面的好友萍,着实让我惊讶了不少。或者...

  • 人是流动的,想法会变

    不要用过去的老眼光看人,也不要随便给人贴标签,人的思想会随着阅历和经历,流动,想法和做法都会变,三十五岁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老眼光”看人是至性的涵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j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