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教养法
拓展儿间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
【美】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蒂娜·佩恩·布赖森(Tina Payne Bryson)
作者简介:
丹尼尔·西格尔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
专念觉知研究中心的联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创始人;
在大脑研究、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领域不断有开创性的作品问世,其中最著名 的是《第七感》《由内而外的教养》和《全脑教养法》。
蒂娜·佩恩·布赖森是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知名育儿专家,第七感研究所主任,致力于儿童教育及发展事业。
关于本书
本书试图为你展现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解一些关于大脑的基本概念,帮助我们更加简单有效地培育 孩子,把复杂 的脑科学知识以简明、易懂的方式 展现出来,帮助 家长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大脑 ,使艰辛的育儿之路变得平坦且充满欢乐。本书是在作者另外两本书《第七感》和《由内而外的教养》的基础上,展示了《第七感》中提示的科学知识和整合步骤,以及《由内而外的教养》中倡导的自我理解,如何帮助孩子发展整合的生活。书中重点以“整合”为核心词汇,提出了“生存式教育”与“发展式教育”的概念,建议家长把孩子人际关系中的危机时刻转变成为“成长时刻”。比如聚在一起的几个孩子很可能在三分钟之内第三次打起来了。你能做的,不仅是把这群厮杀的小兄弟拉开,并且挨个儿关进不同的房间,你还可以将这场混战转变为一次教育的机会:教会他们“印证式倾听”,用心了解他人的观点;教会他们清晰并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教会他人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妥协和牺牲,学着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等等。
核心内容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层层深入,讲述了从“生存式教育”到“发展式教育”转变的6个步骤以及拓展儿童岭南学院的12项革命性策略。
一、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帮孩子整合大脑;
二、改善孩子的情绪——整合左右脑;
三、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
四、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整合记忆;
五、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整合自我;
六、培养孩子的人际技巧——整合自我与他人。
一、全方位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帮孩子整合大脑。
大脑的整合是指大脑的不同分区协调动作,是大脑良好运行的关键。整合包括橫向整合(左脑与右脑的整合)和纵向整合(上层大脑与下层大脑的整合)。
大脑的重新布线体验塑造了我们的大脑,甚至到了老年体验也仍然在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每经历一次体验,一些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就会被激活,朋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每一个都与其他上万个神经元相联结,归些特定的回路被激活,决定了我们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性质。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经历,可以直接塑造孩子正在生长的大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听的音乐、爱的人、读的书、接受的训练、感受的情绪,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方式。
让大脑慢慢发育大脑的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5岁之前,人的大脑都不算发育成熟的,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孩子大脑走向整合的程度。首先,你可以寻找机会锻炼孩子大脑发育所需的不同要素。其次你可以促成孩子大脑的整合,这样孩子大脑的不同部分就会联结得更加紧密。
混乱与刻板作者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表达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条“幸福之河”的中央。在一条平静的河流之中,你乘坐独木舟安静地顺流而下,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这就是幸福之河,河两岸分别是混乱和刻板,无论靠近哪边的河岩,都不能拥有平静和幸福。
二、改善孩子的情绪——整合左右脑。
左脑和右脑
左脑热爱并且渴望秩序,是逻辑的,求实的,语言的和线性的。而右脑是全面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收面部表情、眼神、语气语调等信号,使我们得以沟通。
联结左右脑
大脑之所以分成左右两部分,是因为每一部分都有专门的功能,我们因此可以达成更加复杂的目标,执行更加困难的任务。我们希望非理性意象、自传式记忆和对我们而言那些至关重要的情绪能够发挥作用,同时也希望它们能够和秩序、结构整合。只使用左脑或者只使用右脑就像只用一只胳膊游泳——一只胳膊不是不可以,但是两只胳膊一起用,不是更能直达目标、更加容易成功吗?
【举例】
4岁的凯蒂很喜欢学校,直到一次生病,爸爸把她接回了家,再次回到学校时,凯蒂拼命地反抗,不愿意再回到学校,朝送他上学的父亲大喊“你走了我会死的。”这时候,蒂娜的行为主要靠右脑支配,结果是父亲目睹了一次非更改的情感泛滥,凯蒂情绪化的没有和她逻辑化的左脑协调动作。那么具体是什么导致了凯蒂对学校的恐惧呢?了解了左右脑知识的爸爸很快意识到,女儿的大脑把好几件事情连在了一起:被扔在学校、生病、爸爸离开他,还有感到害怕。结果一到该收拾东西去学校时,她的大脑和身体就开始告诉她“坏主意:学校=生病=爸爸离开=害怕。”从这个角度看,她不想去上学是可以理解的。
掌握了这些信息,爸爸就知道他要帮凯蒂做的,是让她的左脑弄明白这些情绪,理清事件的顺序,并且将感受付诸语言。凯蒂的爸爸陪她一起讲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把事件的过程理顺,让女儿明白她的情感与身体正在经历什么。接下来帮助她创建一些新的联想,表明学校是安全而有趣的,他们一起做了一本画册,通过写字和画画讲述了整件事,并且重点介绍了教室里她最喜欢的地方,没过多久,凯蒂就重新燃起了对学校的热爱。
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对凯蒂来说,会变成一个处理困境的很自然的方法,并在成年年之后成为面对逆境的有力工具,这将让她受益终生。
三、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脑
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我们能教给孩子的重要技能之一,是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作出正确的决定。希望他们三思而后行,顾及后果,考虑别人的感受,做出合乎伦理和道德的判断,这就需要帮助孩子整合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
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
下层大脑相对更为原始,负责人体基本功能、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
在这里作者把大脑想像成一相两层的小楼,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位于较低的部分,从肚子的上端面到鼻梁的位置。科学家称,这些较低的区域更为原始,它们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而上层大脑则完全不同,它由大脑皮层及其各个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后面那部分,包括所谓的中部前额叶皮层,与本能的下层大脑不同的是,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可以给你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在此发生的是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由于其高度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很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也在此产生:明智的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自我认识、共情、道德。
导致孩子容易情绪失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下支大脑的一个重写部位——杏仁核有关,杏仁侅是大脑询问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这一小块脑灰质是大脑的“看门狗”,对我们随时可能受到的威胁保持警惕。对于儿童来说,杏仁核经常“起火”阻断了联结上层大胜下层大脑的阶梯。
上层怒火和下层怒火
当上层大脑发挥作用时,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保持更改,作出恰当的决定,这时的怒火是一个孩子决定发脾气,他有意识地选择行动,按下按钮开始恐吓你,直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当下层大脑发挥作用时,孩子无法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完全失去理智”。对待抛出上层怒火的孩子,父母需要快速设立牢固的边界;而对待下层怒火,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
四、给孩子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整合记忆
记忆和大脑的两个传说:传说一,记忆是一个心理档案柜,当你回想第一欠约会或孩子出生时的情形时,你就打开了大脑中相应的文件抽屉,唤起了记忆。传说二,记忆像一个复印机。当你唤起记忆时你看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精确再现。
这两个传说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大脑不是些记忆文件夹,而是联想,作为一个联想机器,大脑处理当下的某种信息——一个想法、一种感觉、一股气味、一个形象时,会将这种体验与过去类似的体验联系起来,这些过去的体验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影响,影响我们对现在所看到或感觉到的东西的理解。从本质上说,记忆就是过去影响现在的方式。
另外,记忆并不是过去事件的精确再现,在你追溯一段记忆的同时,你也改变了这段记忆,你回忆起的东西可能跟真实发生的事情非常接近,但每一段回忆都有改编的成分,有时甚至与真相大相径庭。
记忆的真相: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层面回想起的过去的经验。内隐记忆以过去的经验为后排崔健以给孩子换尿布为例,一个母亲给孩子换尿布,流程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进行,这就是内隐记忆,而关于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的经历却需要想一想了,这就是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使我们形成对世界运转方式的期待,为我们建立某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它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形成,父母应该记住的是,尤其是涉及孩子与的恐惧时,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内隐记忆,使我们对世界的运转方式产生期待。
整合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它的功能就是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这个部分叫作海马,经是记忆提取的“搜索引擎”。它与大脑的不同部分共同动作,将内隐记忆的所有形象、情绪和感受会合到一起,组成为完整的图像,从而形成对过去经验和外显式理解,以此帮助我们反思内隐记忆对生活的影响。
五、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整合自我
第七感和觉知之轮
第七感有两层含义,了解自己的心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觉知之轮:我们的内心可以用一个车轮来表示,位于中心位置的是本源,并辐射至外围。外围代表了我们能注意到或意识到的任何事物。
如图:觉知之轮
觉知之轮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让孩子明白他们有能力选择关注和重视的对象。它提供了一个整合自我不同部分的工具,让他们的注意力不被某一类负面感受或念头强行占据。当孩子(还有成人)发展了第七感,他们就有能力作出选择,从而能够管理自己体验和回应世界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练习,即便面对困难的情境,他们也能将注意力导向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最有利的方向。
专注的力量
大脑具有可塑性,它随着我们的体验和注意力的改变而进行调整。而且这些新建立的神经连接,也会反过来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大脑的物理结构会根据我们注意力的指向而发生改变,因此,专注可以重塑大脑。
例如:小男孩杰森常常被非理性的恐惧所占据,他总是害怕卧室里的天花板上的风扇会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并想像出种种惨状,以至于出现睡眠障碍,当杰森的父母了解了第七感并向杰森做了解释后,杰森发现自己太过执着于外围,太关注风扇掉下来的后果带给他的恐惧,忽略了其它的外围。于是他通过学习利用觉知之办来转移注意力,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杰森转变了自己的凉意力,他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不断地以新的方式“开火”,制造新的连接。这些新的“开火”和连接改变了他的大脑结构,让他在面对澳门和我和强迫观念时不再那么脆弱。所以说是第七感以及它带来的觉知力的提升,改变了杰森的大脑。由于先天因素,他将来可能不要不断面对他的个性给他带来的各种困扰,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够从孩童时期完成的思维拓展中获益。
六、培养孩子的人际技巧——整合自我与他人
1、共情:联结他人的心灵:这是第七感的第二个方面——发展了解并联结他人心灵的能力。除了拓展思维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练习从他人的角度扑街事物,了解他人的观念。
2、社会化大脑:为“我们”而生:大脑本能地从社会环境中接收信号,再反过来影响 个人的内在世界。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在与他人的持续互动中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大脑是为自我与他人间的整合而建立 起来的。正如它的不同部分是为了协同工作而存在一样,每一个独立 的大脑也注定 要与互动对象的大脑 发生联结。自我与他人的整合的意思 是,我们不仅发展我们与他人的联结,更尊重和珍视 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整合左脑 和右脑、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时,同样需要帮助我不能玩产理解他们与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大脑,我们能够发展孩子的第七感,让他们建立更深入、更有意义 的人际关系。
3、镜像神经元:由于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我们在周围世界中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学到的东西不仅可以让我们反射出他个人行为意图还能反射出他人的情绪状态,与其他人产生共鸣。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孩子会发展出适应周围世界、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模式。如果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达牢固的,可预期的爱,积极回应他的需求,孩子的第七感就将得到发展,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模式。
4、“反射式”与“接纳式”心态
当我们进入反射模式时,我们几乎不可能以开入的关爱的姿态去与其他人联结; 而当我们处于接纳状态时,我们会积极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并天与他人的中感觉 到安全感 玫存在感。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帮助 他们在关系中变得更加接纳,发展与他人合作的第七感 技巧。需要强调的是,在帮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中变得 更加接纳 之时,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他们的独立 个性的重要性。任何健康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其他感悟,都 是由心理健康的个体之间朴素联结而成的。要成为健康良好的“我们”的一部分,个体必须同时是独立 的“我”。
5、改变父母早期经验对孩子的影响
亲子关系对孩子孤未来影响深远,而亲子关系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程度以及他们过得有多好。这一切可归结为所谓的“生命叙事”,即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扑街自己的心路历程,而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总结:
你可以利用一切机会——那些明显可以施教的情境、艰难的时刻,甚至是单调的日常时光——帮助孩子获得快乐和成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且快感到满意,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孩子成为“全脑儿童”。
全脑教养最主要的益处:它能让你解决日常生活中那些干扰你与孩子之间的快乐和联结的养育难题,它不仅能让你成为合格的父母,还能加深你与孩子之间的联结,加深你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全脑教养意味着整合孩子的大脑、培养他伯思维,教给他伴随青少年和成人阶段的技能。通过整合和发展他们的上层大脑,孩子将成为别人更好的朋友、伴侣和父母。所以,好的教养会代代相传。
附:全脑教养12法
整合左右脑
第1法 聆听和关注:当孩子 难过时,首先要进行情感联结,即右脑对右及的联结。一旦子能够控制和接纳情绪了,再引和左脑式的教育 和规范。
第2法 经历分享:当孩子 无法控制激烈的右脑情绪时,帮助他述说让他难过的 事情,从而让左脑发挥功能,让孩子 理清自己的经历,更有掌控感
整合上下脑
第3法 动脑莫动气:在应激状态 下,调动孩子的上层大脑,而不要刺激下层大脑。不要随便说“我说了算”。应该问问题,用问题是代替选择和谈判。
第4法 越用越灵光:提供大量锻炼上层大脑的机会。玩“你会怎么做”的游戏,避免孩子作复杂的决定。
第5法 运动改造大脑:当孩子与自己的上层大脑失去联系时,帮助他通过运动身体来重获平衡。
整合记忆
第6法 思维遥控器:当孩子 不愿意重述某段时,教他运用内心的遥控器,在重述时暂停、重入或快进,从而让他掌控重述进程。
第7法 提问和鼓励:帮孩子留 下更多回忆,让他们练习回顾重要事件——在车上、餐桌旁,任何地方都可以。
整合自我
第8法 浮云原理:提醒孩子,感受像浮云一样来了还会走; 它们是暂时的状态,而非长久的特质。
第9法 情绪调色板:帮助孩子关注内在的感觉、意象、感受和念头。
第10法 第七感:通过第七感练习、孩子能够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注意力。
整合自我与他人
第11法 亲子互动:在家庭中制造欢声笑语,这样孩子将与最亲近的人享有积极、满意的人际体验。
第12法 共情力:把冲突看作机会 而非需要避免的障碍,利用冲突教孩子一些必需的人际技巧,比如从他人的视角看待问题、读懂非语言信息、修复关系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