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心目中“袁大头”应该是银制品,怎么可能有铜制“袁大头”存在呢?答案是:的确有“袁大头”铜制品存在哦,下面我把铜制“袁大头”存在的情况和大家作简要概述。
黄铜袁大头试铸币1914年“袁总统颁布«币制条例»,条例规定袁大头主币“壹元”直径不低于39毫米,厚度2.5毫米,重量26.86克,成色不低于89%,官方制造的流通版“袁大头”确实没有铜制品,但是有“试机铜币”和“试铸铜样币”的存在。
铜胎镀银袁大头就是说,在制造“袁大头”的过程中,要通过调试机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这就要经过“试机”,“试铸”,“试样”等居多环节,(因为铜的质地较软,可以被机器反复锻压),这时候就会产生铜制“袁大头”,虽然,这部分铜制“袁大头”只存档不作流通用途,但是,事后有流入民间的可能。
红铜试铸样币还有,在军阀混战时期,银矿匮乏,为筹集军费,有地方造币厂制造过铜制“袁大头”,体现形式是:铜胎镀银“袁大头”,裸铜“袁大头”。再就是民间婚嫁和丧葬时私铸的铜制“袁大头”,那么,这些铜制“袁大头”该如何鉴别呢?
真品三年O版三角圆,银制袁大头(1)重量是关键,铜的密度比银轻,同等直径和厚度的“袁大头”,如果是铜制品,重量会轻很多,大约不超过20克,要想达到同等重量就必须加厚加大,这时候,是铜制还是银制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再说,铜和银的颜色有本质的区别。
民间翻砂浇铸铜制袁大头(2)如果是铜胎镀银“袁大头”,因为金属材质的差异,没有通过溶铸,一般结合不到一块,久而久之会有氧化脱落痕迹。胎底是铜再镀银,表面颜色也会不圆润,稍微有点经验就能看出来。至于民间私铸“袁大头”的铸造工业非常差,表面有翻砂孔和毛刺,一眼就能分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