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即为出署,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23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315度,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此时的三伏已经接近尾声,白天热,早晚比较凉,昼夜温差比较大。此时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处暑喝酸梅汤,处暑节前后,上世纪的民间街头会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喝起来更好喝。下面我就来说一说,处暑节气的时候,会有什么习俗?
祭祀土地和庄稼
处暑节前,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在门前面。
沿海渔民的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下面我再分享一下,处暑的时候为什么要吃鸭肉,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鸭肉“味甘,性凉”,民间历来有处暑时节吃鸭肉的传统。有许多做鸭肉的烹饪法,比如有烤鸭、柠檬鸭,炒姜芽鸭。处暑时节吃鸭肉的传统在中国一直很流行。
还有处暑的时候有两个现象(也不算是现象吧,但就用现象说吧,因为也没有什么词可代替)一个是,昙花开放,昙花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充满神秘的花,通常会在处暑时节开放,这是由于处暑时节的气候的特点是白天暖和,而夜晚较冷,这与热带沙漠气候很相近。昙花源自于南美墨西哥到巴西的热带沙漠,其通常在夜间开放花朵,以避免白天烈日炙烤。第二个是看怪云,当处暑来临时,夏之酷热便消去了,那些天空中散着飘荡的云朵常常形成各种各样的奇怪形状,所以有些人说,处暑的时候看怪云。
今天我就先说到这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字,看来只要你用心,没有什么事能难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