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收录文学原创文字集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作者: Hebe自由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20:21 被阅读179次

    《穆斯林的葬礼》我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十二个小时才看完,一直觉得看小说就得一气呵成,不然心里总感觉落空空的。看小说断断续续那感觉就像是你看电影看到一半,突然断电了,一下子就把你强拉到现实世界。全身心的投入阅读,那其间产生的心流忘乎自我,达到书人合一,主人公与我融合在一起的境界。怎一个字了得,爽!我是个泪点很高的读者,通常书中人物凄惨的命运、故事的起起落落都不足以让我落泪。在这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穆斯林的葬礼》主人公们生活的起起伏伏和生活的流离失所,以及太多的悲伤经历,我似乎还是能很理智的能跳出来,安慰自己说,我只是个读者。有时候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反问自己,假如这事儿发生在我身上,我会这么处理。但看完合上书的那刻,我却忍不住的落泪了。人的一生,意外跟明天那个先来,谁也不知道?当回首往事,我们会不会后悔我们的人生轨迹在哪一步走错了,如果可以重来,我们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如果不能打动别人也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字还有什么意思呢?《穆斯林的葬礼》确实打动了我,而我此刻一个人坐在某个城市某个咖啡厅的某个角落默默的敲着键盘写着自己的读后感想,希望我写的某个地方也会打动作为我的读者的你……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曾几何时,我是有读过《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小说的,但故事具体讲什么我却已经不能再描述出来了。冥冥之中还是觉得这书不错,于是读了第二遍,读着读者就慢慢的想起书的内容了。都说阅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遣式阅读,读的时候完全没有压力,所以读完往往也就容易就忘记了,或许当年我读着小说也就是这样的方式吧。还有一种阅读方式叫消化式阅读,就是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作品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现如今读完了一本书,都会随笔写点感想,或许这就是自己阅读方式的进化吧。不点评不阅读,不写感想不看书,我现在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若干年后回看自己的笔记也能感受到自己当年读书的心境,想想也挺美的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未名湖

    先不说文章的故事情节,先来说说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是小说中常常出现的一个地点——北大未名湖。想必很多读者都知道,北大有一个湖,叫未名湖,它以“未名”闻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经常散步在未名湖畔的北大才子们,这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都有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曾经在其它文章和别人口中也有听说过北大的未名湖,这突然让我想起来了,第一次读《穆斯林的葬礼》时,对未名湖的美景很触动也很向往着前去一游,感受下未名湖畔那浪漫又充满灵气的氛围。那时候的我恰巧在北京的隔壁——天津念大学,当年我也是比较任性的,周末说走就走,就自个买了张去北京的票就去了朝朝暮暮、心心念念的未名湖。静坐在未名湖畔,让我联想到了北大的曾经的大师们,曾经也坐在这湖边,曾经的古树、曾经的岁月,也许未名湖最大的魅力正是来自于一种深厚而博大的人文底蕴。而主人公新月和他老师楚雁潮当年漫步在未名湖,多么幸福的一对师生情侣,可最后却阴阳相隔——思绪一旦打开了,就再也收不住。就这样一个人久坐湖畔,不知不觉落日的余晖,湖边的博雅塔倒影在那宁静的未名湖面已消失不见,才恋恋不舍得想着要起身走走,而脚都已经麻了,此前却没有任何感觉……

    未名湖一角

    作者霍达是回族,也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回回作家。因此当然,小说内容的背景跟主人公大部分也都是回回。说到回回我之前并不太了解,大学之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回回,只知道回回是众多少数名族中的一个罢了。上了大学,学校有穆斯林餐厅,也只知道那个餐厅里头都是少数名族,那里的人都不能吃猪肉,至于为什么不能吃猪肉也有很多个版本。那里的女生都是带着头巾把自己的头包裹起来,这打扮在校园里可是很显眼的。但对回回这个民族还是那么陌生,后来交了个回回朋友,只可惜嘛,她从小就被同化了,除了不吃猪肉其余跟我没多大区别。所以呢,对回回,也是看完这小说才了些了解。对于回回,他们是有信仰的。对于有信仰的那些人,我是抱着很尊敬的心态。据说有信仰的人特别虔诚,心地也都特别的善良。像他们这种信仰从小就已经根深蒂固,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他们的血液当中,也是那样圣神不可轻犯。我曾经也觉得有信仰是件幸福的事儿,当发生什么事儿的时候他们会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大学有段期间,每天浑浑噩噩,生活似乎也没有了多大的乐趣。于是班上一同学带我去做礼拜,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基督教的圣神,一下子就被那氛围给诚服了。虽然那一段期间我每周日都有去做礼拜,有跟她们学着做祷告,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法真正的理解耶稣,于是就再也没去了。或许信仰这东西就像孩时学母语,是要有成长环境的吧。长大后要是想再信,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得下很大的决心,就像成人学英语——因此我对那些有信仰的人,总是抱着一种仰望的眼神。

    小说的写作手法是两条时间轴交叉,刚开始以为这是两个故事,看着看着才猛然顿悟,原来这是一条主线的故事,只不过交叉打乱了,不得不说《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我简单叙述下故事的情节,主人公韩子奇拜师学玉,师傅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壁儿,一个叫玉儿,师傅走后,韩子奇为了报恩,跟朝夕相处的壁儿结了婚,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天星。天星还有个妹妹叫月儿,然而月儿是玉儿的女儿,月儿的爸爸却是子奇。读者这时候你就会好奇了,韩子奇竟然和一对姐妹有了一对儿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此处省略一万字——当时战争打响生活颠沛流离,韩子奇和玉儿去了英国,妻儿留在了北平,北平有人传信过来写道家中被侵占,妻儿不知去处。那时候英国也沦陷,生活陷入了绝境,韩子奇跟玉儿相依为命,为了生活下去,相爱了,这才使得两人幸存了下去,并有了爱的结晶月儿。十年后,回到北平,却惊奇的发现妻儿还活着,这下就尴尬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丈夫跟妹妹竟然在一起了,还有了孩子这事搁在谁身上都没法承受的吧。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就是自己亲爱的亲妹妹跟自己的丈夫相爱了,还有了爱的结晶。争吵是难免的,玉儿最后留下女儿月儿远走他乡。月儿考上了北大,但却一直以为壁儿是她亲生母亲,虽然她也感觉到了,母亲并不像爸爸那样爱她。然而刚上北大不到一年,月儿就被查出有心脏病,严重到必须休学自疗。好在在治疗的那漫长的岁月有月儿的英语老师楚雁潮陪她,恋爱的滋味支撑着月儿,他们两英语水平相当,共同研究译文。月儿生前得知了她生母玉儿,不就便含泪走了。本以为楚老师和月儿的爱情也就到此终结了,但楚老师却依旧忘不了月儿每年生日都在她墓前拉月儿生前最爱的《梁祝》给她听。多年后,月儿的母亲玉儿终于回来看女儿了,是女儿生日那天在女儿墓前——

    韩子奇跟壁儿的结合以其说是爱情还不不如说是韩子奇对他师傅的感恩,那个年代那个背景他跟壁儿的结合是那么的合乎情理。但世事弄人,飘扬海外,得知妻儿未知,玉儿绝望的表白,他拯救了玉儿也拯救了自己,和玉儿的结合让他感受到了爱情。但回国后发现妻儿还在,他不忍扔下妻儿和玉儿月儿远走高飞,这又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和男人的担当。但他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受伤,玉儿的出走他接受了这现实,把全身心的爱都给了月儿。可命运再次弄人,怎么也没想到,那么个冰清玉洁的女儿患了这种不治之病。原本这秘密会永远的保存,不忍心女儿生前还不知道自己亲生母亲是谁,无奈之下告诉了女儿真实情况。女儿的离世,也意味着自己生前最后的念想也就没了。女儿是他活着的精神寄托,看着女儿成长,自己曾经跟玉儿的爱情也还存在着。月儿的爱情也让他想到了自己,他是支持月儿的初恋,虽然他明明知道是不会有好结果可那又如何?毕竟女儿在最美的年华,爱过,那滋味他懂,因为他也爱过。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爱情这神圣的事儿。当年正青春,我也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初恋,虽然现在已经失联好久,但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美那么真实。初恋是让所有人都会心动的吧,当月儿被告白,她是欢喜的,爱情来的那么突然,爱她的还是教她的老师,在她患病期间,爱情成了她的全部寄托。而楚老师也一样,面对爱情,他不顾自己人师表的形象,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跟心动的月儿表白,并且细心的照顾她。即使是在月儿走后还始终如一,让人又相信了爱情。韩子奇的爱情可以说是勇敢的,他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做了一次自己,当他面对玉儿的告白,内心虽然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勇敢的一起。和玉儿的结合算得上是精神上和灵魂上的结合,才子配佳人。含有爱情的婚姻才是幸福的,看过太多的婚姻,我似乎才明白了,我们的后半生很长,真的需要爱才能长期的生活下去,选择一个你爱的,同时他也爱你的,组合的家庭才会是幸福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作家苦旅:《穆斯林的葬礼》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致敬新月的爱情。有感于北大水塔。
      • 做个花农醉花间:很感人的书,十多年前看过,故事情节忘了,只记得为新月哭的一塌糊涂
      • d4566da54f5b:耳目一新,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标题党真是让人受不了,简书渐渐成了垃圾桶.....
      • 0d01753d1bad:文章不应该就此停止,再没有么
      • 笑雨珍惜每一天:争取下一本书看穆斯林葬礼。谢谢推荐。

      本文标题:《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ef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