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3.24
【书名】《书语者》
【章节】第三章《总有一个时间,总有一个地点》
【书摘】
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忙,都必须找时间读书,不然就选择做一个无知的人——汤森德(美)
“书时飞机,是火车,是路。书时目的地,是旅程,是家”——昆德兰《阅读如何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知道我的人生旅途是以我喜爱的书为目标的,每一本书都标示出我曾是谁,也塑造了我后来的样子。不知情的人会说我在书中迷失了自己,但我知道其实是在书中找到了自己。
我希望孩子们清楚,阅读时间不是用来谈论作业或请求去乐队排练厅,也不是用来处理个人琐事或整理文件夹。阅读时间就是用来阅读的。我非常重视这件事,不管我们还需要做其它什么事,每天都会特意留出阅读时间。
用来阅读的时间就是被善用的时间。
不管学生花多少时间参加阅读辅导,如果没有时间在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应用所学,就永远无法培养出作为读者应有的能力。如果不逐渐增加阅读的时间,就无法培养出作为读者所必须的持续力。学生需要时间去阅读,需要时间成为真正的读者
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提到“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的读写活动可以像自主阅读那样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词汇、拼写、写作和整体水平。”
自主阅读是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方式
“偷”时间来阅读
每天努力挤出一点时间阅读,哪怕只看一句也好。如果你每天挤出15分钟阅读,一年下来也会是不小的收获。——贺拉斯曼(美)
读得最多的学生,在拼写、写作和思考能力方面也是最出色的。在教学上,阅读比任何练习都更有效、更合算。
图书馆阅读策略:设定去图书馆的目标:为了读书和选书,教师可以情绪上兴奋作渲染。让学生提前几分钟提醒我,要准时到。去之前手上就都拿一本书,要借书就去找书,不借书就坐下来安静直接开始看。
我们必须传递这样的信息,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不论在地铁还是某个角落里。学生无序等待一个完美的环境出现才开始读书。此时即是阅读的时间,此地即使阅读的地点
限制学生在独立阅读时说话,是让他们指导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因为许多学生需要安静的阅读环境。但是,我也认识到,有些由于阅读而自然产生对话对阅读而言是有益的,即使那个说话的人是老师。
【我的思考】
我的个天,我怎么能让如此好的一本书在我的书架受冷落大半年。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是我目前为止第一本静心阅读的阅读环境打造的书,之前对阅读指导都只停留在具体的阅读课怎么上,太狭隘和片面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技法固然重要,但就像前两章说的那样,任何技法都不能取代大量阅读实践,只有大量真实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这里要特别表白一下我们的音乐老师计老师,上一轮带班,从她当我副班那年我学会了给孩子营造绝对安静的阅读时间,虽然我那时候没有这些顶层设计的理念引导,但站在现在回望,这个行动本身像一个分水岭一样,至少引领了班级一部分学生养成了非常好的静心阅读能力。
今天的章节阅读带给我的思考有以下这些,第一,要学会偷时间给孩子进行自由独立阅读,也要把随时随地阅读的理念以身作则用行动示范给孩子看,用哪怕夸张一点的教学语言不断给孩子“洗脑”,直到孩子也跟着老师一起慢慢形成这种习惯,然后班集体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每周一节的图书馆课非常重要!!!唯一需要强调的规则是拿一放一,不闲聊玩耍,要给孩子阅读自由。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不是把孩子带去而已,也需要一些小设计。
第三,对阅读时不自觉生发的想要讨论的这份冲动的包容,允许。
第四,在教室阅读环境上,应该有更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把书拘泥在一个阅读角。哇,这和我们整个学校教室布置常规秩序是完全不同的,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我自己家现在遵循的就是这个理念,到处都有书,除了客厅C位的大书墙,钢琴上用阅读架放了一些心理学类很好读的书(有时我会在钢琴旁站一会听黑胶,阅读架是一个很顺手的拿书位置),餐橱柜附带杂志展示架也放了书(与茶艺、生活相关的杂志)沙发边也有书架(文学类),餐桌旁闲置的凳子和小餐车也是书(我每天写文章常用的教育教学类),床头柜也是书(不用带脑子的闲书),未来计划在阳台也增添一个趁手的书架(花艺种植类也需要学习)。可以说在我家任何一个角落你伸出手就能拿到书。最近宅家,我觉得对我而言效果显而易见的,不是每本书都会像这样做读书笔记,但是我用碎片化时间做的读书积累明显多了。这样的思路我要尝试把它带到教室,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