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北欧北欧观察笔记旅行·在路上
瑞典激进艺术家——Nimis的灵魂

瑞典激进艺术家——Nimis的灵魂

作者: 大狗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4:15 被阅读76次
    Lars Vilks

    概念艺术家Lars Vilks

    这个老头儿1946年生于瑞典赫尔辛堡,现在已经69岁。很荣幸,我们有过一面之缘,非常近距离的接触。他的户外作品也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美妙的痕迹。如今得知,他居然是我的校友——老人家在41岁那年取得了隆德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这种若即若离又千丝万缕的关联,正是我喜爱这个世界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Vilks (后称V老) 已经成为极具争议的人物,并遭遇了多次死亡威胁和恐怖袭击。这一切都源于他在2007年创作的几张素描。那时他受邀参加在韦姆兰 (Värmland) 举办的一次以“艺术中的狗”为主题的艺术展。而他提交的三幅作品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画成了Roundabout dog。这是2006年起源于瑞典的街头艺术:瑞典的路口经常会以环岛的形式出现,在公园中也常有类似环岛区域,或者干脆一片空地,可供人们遛狗。于是人们以此为概念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狗式街头设施,只求一乐。

    先知穆罕穆德Roundabout dog漫画 & Lars Vilks

    伊斯兰世界向来反对偶像崇拜,对穆罕默德任何的形象化都是亵渎,更何况这种讽刺漫画。组委会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在开展前撤销了V老的参展作品。然而该来的总会到来,一个月后,也就是8月18日,地方报纸Nerikes Allehanda在一篇关于“言论自由”的社论中使用了V老的漫画,文章肯定了穆斯林的宗教自由与权利,同时也表示对于各种宗教符号的调侃与讽刺也是必须允许的。V老则将其视为“对艺术形式极限的检验”。随后多家媒体亦刊登此画。

    事件由此急速升温,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埃及和约旦等伊斯兰国家政府对瑞典表达了强烈不满,民间的抗议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瑞典首相会见了来自22个穆斯林国家的使馆代表,尽管对方要求瑞典政府对此事件做出制裁,但首相明确表达了两点意见:无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无论有所信仰还是没有信仰,我们希望人们在瑞典都能够互相尊重并肩生活;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并支持言论自由,这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所以任何政治决定都不会对新闻出版进行干预。

    虽然政府的态度如是,但报社总部还是遭到了几百人的包围抗议以及死亡威胁,报社员工不得不接受警察的保护。

    Lars Vilks

    V老本人的生活从此也走上了另一条轨道。他收到了各种死亡威胁,基地组织分支机构“伊拉克伊斯兰国”以10万美元悬赏V老的项上人头 (报社主编5万美元),如果谁能像宰羊一样把他千刀万剐,那么赏金将为15万美元。V老表示能知道自己的身价也还不错;2010年,V老在乌普萨拉大学演讲时遭到学生攻击,其眼镜损坏,但并未受伤;同一时间,纵火犯袭击了其瑞典南部的住宅,砸碎窗户并投掷了燃烧瓶,好在未引起大火;2010年,7人在爱尔兰因谋划刺杀V老而被捕;2010年,斯德哥尔摩爆炸案的恐吓邮件中提到了V老,爆炸时我正好在斯京呀……;2011年,3人在哥德堡因密谋刺杀V老被逮捕……2015年1月,在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枪击案中漫画家Charb身亡,而V老的大名依然还列在基地组织的首要击杀名单中;2015年情人节,V老在哥本哈根某咖啡馆举办的“艺术,亵渎,言论自由”活动中遭到扫射,致一死三伤,V老幸免。

    杀人固然是令人不齿的。

    但是,这种对宗教的公开讽刺和丑化行为,我并不能完全认同。没有尊重的自由,如何称自由;在此基础上对艺术和自由的任何表现形式,我也无法完全欣赏。抛开尊重的艺术,如何称艺术。

    当然,对V老的思想,我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他认为自己艺术的目的在于挑衅,称自己是“对于构成规范和权威的机会均等体系的冒犯者”。尽管略微地不知所云,对V老这份坚持自我,宁死不屈,勇往直前的气概,我真的是五体投地!

    Nimis的故事

    其实,话题本没有这样沉重。真正进入我生活的是V老的伟大户外作品——Nimis

    你是否记得儿时的那个梦想,选一块自己的领地,筑起堡垒,挂上旗帜,金戈木马,自立为王~这样的梦想恐怕早已被我们丢弃在上学的路上。可在这偌大的世界上,果真有人不曾放弃,在山崖下,海岸边,用一根根废弃的漂流木垒砌出高大的城堡,竖起黑旗,俨然海盗风范。

    Nimis · 全景

    这就是Nimis给人的第一印象,其拉丁文原意是“太多”“太过”,我只是形象地叫它“木架子”。它位于Kullaberg自然保护区北侧的偏僻海边,是V老自1980年开始,凭借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这地方即是度假胜地,也是瑞典的一大看点。可对于V老来说,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在1982年Nimis被发现以后,V老陷入了令人头疼的法律纠纷,前后共折腾了二十余载,直到2004年才算消停。问题概括起来就四个字:违章建筑。所涉及的单位包括地方法院、最高法院、郡行政局、EA (后作介绍) 等等,其中也包括一些艺术家,曾通过购买Nimis来帮助V老避开非法建筑的问题。地方法院在这20年中戏剧性地转变了立场, 因为Nimis的存在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除了法律上的麻烦,Nimis还经历过各种天灾人祸。1985年,文化破化者蓄意纵火,毁掉了建筑的三分之二;这20多年中,Nimis还遭受了多次大暴风雨的侵袭,靠近海边的奥丁之塔 (Wotan's Tower) 多次完全损毁,靠山近些的风之塔 (Tower of the Winds) 则多次倒掉。可是无论面对多么沉重的打击,V老始终保持着乐观态度,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没关系,修复工作明天开始!”,便从头做起。

    这一区域除了庞大的木质结构Nimis外,还有V老的其他两件作品:Arx和Omphalos。前者原意为“城堡”,是一小片以石头和混凝土铸造的雕塑;后者是一块石柱,原为古希腊传说中的神器或圣石,在希腊语中是“肚脐”之意。传说宙斯放出两只雄鹰,让它们飞越世界,并在世界的中心相会。Omphalos圣石则标志着世界的中心。然而,这两样作品也是命运多舛,只有“城堡”保留了下来。

    瑞典政府有个牛逼的部门,叫Enforcement Authority (EA)。什么追债讨账,财产扣押,强制拆迁,驱逐遣散,他们都管。相比之下,中国的城管只能相形见绌。正是这个部门,在V老和当时的物主Billgren不知情的情况下,开着一艘船过去,借助液压起重机把世界的“肚脐”给端掉了,还把拆迁费9万多克朗记在了V老头上。由于“肚脐”本身的特殊意义,强拆之后,瑞典城管被嘲笑为2002年“年度行为艺术家”。

    Nimis · 四季

    我与V老的相会发生在2012年10月17日。说来奇怪,头天晚上有个瑞典哥们在Youtube上发了段视频,讲的是他自制了一个太阳能供电的音箱盒子,把它架设在了Nimis风之塔的塔顶,称之为“Nimis 2.0”。

    看着他在海边木架子上放着幽远的乐声,我也激动起来。后来回想,最奇妙的是我在当天就看到了他发的视频,并且选择第二天直接去探个究竟。就在这第二天,我遇到了Nimis的建造者——Lars Vilks。

    那个午后,抵达Nimis不久,我跑到奥丁之塔上吹风观景。这时从上山下来三个人,一位白发大叔,两个黑衣男人。我隐约想到那白发大叔会不会就是此地的建造者,因为之前在依山的木架子上看过一副画像,很像此人。我眼看着白发大叔和一名黑衣人爬到风之塔上去研究那个装置,哎呀,不会我还没玩呢就被他们给拆了吧!我就这样站在奥丁塔顶上纠结着看他们在风塔顶上鼓弄着,不时还播放出了声音,那果然是个音箱。折腾了10多分钟,他们两手空空地下去了,我也放心了。

    这三个人走到不远一处很小的木架子边,白发大叔开始敲敲打打,我更确信了他的身份。

    我走过去,两位黑衣男警觉起来,上下打量着我。他们脸颊上都带着对讲耳麦,这绝对就是保镖啊。那时候我并不知道V老已经受到死亡威胁,略感奇怪。我和其中头戴黑绒帽的酷男搭起话来。他渐渐放松了警惕,而我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就是V老本人。他们每周都会来这里几次,这工作也蛮不错的。我问塔顶上那个音箱是怎么回事,他说三四天前有两个家伙把那东西放了上去,他们今天来检查一下。看起来V老对这个别人架设在他作品上的新玩意并不反感,同意把它留在上面。

    Arx (左上),Omphalos (左下),V老+保镖 (右下)

    有游人走来,和V老聊上一会儿,我并没有打扰,只是看着他从地上捡起漂流木,在岩石上摔打,检验是否可用。转身爬到塔顶,把我的手机接在音箱上,放了一首Hazelius Hedin的《Abbekås Möklinta》,这是我最爱的瑞典曲子,没有之一。塔下那三位听到音乐,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很幸运,在我去看Nimis的那两年里,风之塔和奥丁之塔始终没有倒下,一直矗立在这片大地上。

    那个春天,冷风习习,我倚在风之塔塔顶,拥她在怀,看那海浪拍打无人的海岸。

    微型国家——拉东尼亚

    V老在法律道路上的不断抗争使其最终将Nimis保留下来,但是裁决显然倾向于政府。于是V想出了这么个主意:宣布以Nimis为中心的1平方公里范围为独立国家,国名拉东尼亚 (Ladonia)。这样,瑞典政府对该区域领土就不具有管辖权了。

    瑞典当局当然不会认可此事,但这个微型国家却日益壮大起来,奇奇葩葩一大堆,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拉东尼亚于1996年6月2日建国,采用君主立宪制。国家格言为“爱可以战胜一切”;

    1997年由1000名国民选举出第一任女王伊文一世,巴西人费尔南多为第一任总统;

    拉东尼亚国旗以北欧传统国旗为基础,整体为绿色并嵌有绿色十字;

    拉东尼亚国歌有两首,一首是把石头扔进水的声音,一首是卫生部长谱写的拉东尼亚人民为自由而战的诗歌;

    拉东尼亚语由两个词组成:“waaaall”和“ÿp”。官方语言为拉丁短语,不过英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芬兰语、德语、法语也可以接受;

    拉东尼亚约有60个国家法定假日,例如大火日、高压日、啤酒日、误解日、偷窃日……;

    拉东尼亚拥有众多大臣,例如明信片大臣、烟火大臣、沉默大臣、重力大臣、鱼类权利大臣……;

    拉东尼亚货币为Örtug,1个Örtug约合1欧元。当然,目前进行的内阁项目包括对新货币和纪念邮票的重新设计,预计2015年底完成;

    2003年7月5日,拉东尼亚对瑞典和美国宣战;

    2011年,女王神秘失踪!这引发了拉东尼亚的政治危机!在内阁大臣们苦心寻找和激烈争论后,决定废除女王统治及其子嗣,并最终选举卡罗琳一世为现任女王。新女王为美国人,于2011年9月19日在Nimis完成加冕仪式。小公主今年刚好20岁,也是小美女;

    女王卡罗琳一世 (左),公主格蕾塔 (右)

    2015年,拉东尼亚在第三次国际微国家大会中签署了《The Alcatraz Environmental Treaty of 2015(恶魔岛环境条约2015)》,该条约规定了若干环保促进事项;

    目前,拉东尼亚拥有国民17752人,来自100多个国家。其中456名贵族,125位大臣,0位居民。

    ……

    V老作为拉东尼亚国务卿,日理万机,实在是令我佩服。他自己除了个人博客外,还办有一份《拉东尼亚先驱报》,颇有意思。

    搞笑的是,2002年有近4000名巴基斯坦难民申请拉东尼亚国籍,以求更好的生活,并四处打听大使馆在哪里。无奈的V老只好拒收。想想后来巴基斯坦政府在Roundabout dog事件后对V老的态度,也是有几分讽刺。

    后来,本人也怀着尝试的态度投递了申请,不多日,V老欣然回复邮件,为我这位“新公民”发放了身份证明。

    这个骄傲,自由,崇尚合作的微型国度的趣事实在无法尽数。最后,我要透露一下,在申请拉东尼亚国籍的时候,需要填写本人身高。这里可自行指明高度单位,比如英寸、厘米、米或者手纸方片 (toilet paper squares)……敢问你的身高合多少片手纸?

    最后公布一下我的“护照”标记:

    拉东尼亚"护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瑞典激进艺术家——Nimis的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zc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