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食161--炖干菜
齐凤池
我小的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家里人口多,父亲工资收入少,母亲怕我挨饿,就把我送到了沧州河间的姥姥家。
姥姥家生活比较好,家里有劳力,打的粮食,吃饭一点不成问题。就是平常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特别是到了开春以后,连干菜叶子也很难吃到了。赶上姥姥家来了客人或是远道来的亲戚,姥姥就从盐缸里拿出一块腌的猪肉,切上十几片,将房梁上挂着筐摘下来,从里面拿些干豆角、干萝卜、干芥菜、干茄子用开水一沏,泡上个把钟头,等干菜泡软了,洗净切成丝,放入大锅里一炒。等炒出香味来,放酱油,咸盐,花椒,大料,加足水,再把腌的猪肉片放在锅内。
开锅以后,姥姥在锅边贴一圈白玉米面饼,盖上大锅盖,开始烧火。我坐在姥姥身边,像个小馋猫似的盼着饭菜快点熟。见柴草快烧没了,姥姥叫我到院里的柴垛上抱点柴禾来,我飞快地跑到院里,抱来柴禾,就又守在姥姥身边等着。大约抱了有七八次柴禾,屋里就弥漫了肉炖干菜的香味了。我守在锅台旁边问姥姥:“可以吃了吗?姥姥。”姥姥说:“再等会儿,要不菜烂不了,嚼不动。”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姥姥终于把锅盖掀开了。
巴掌大的玉米饼子一面雪白一面焦黄,锅里炖的干菜还开着锅直冒泡。满屋弥漫着炖干菜的香味。
姥姥先用勺子给我盛了一碗,我端着到院里的碾台上吃去了。姥姥给来的亲戚盛了一大碗,放在桌上,自己又到院子里去给猪添食了。姥姥看我碗里的菜快吃完了,她拿过去在锅里又给我盛一点。
这是我在姥姥家吃得最香,最顺口的一顿饭了。
回到城里后,我就再也没能吃到肉炖干菜了。但每当想起在老家的日子,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姥姥炖的干菜。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吃腻了大鱼大肉,开始思念家常便饭和地里的野菜。于是许多大饭店里也增加了许多老内容,新花样。
当年我在姥姥家吃的炖干菜,现在许多大饭店就有,但叫法不一样,有的叫乱炖,有的叫干炖岁月。虽然名字叫法不一样,但菜的内容是一样的。我每次去饭店都点这道菜,尽管色香味浓,但吃的感觉还是差点味道。我始终找不到当年姥姥炖干菜的那种滋味和幸福了。因为姥姥已过世多年,那段难忘的日子也早就搁浅在了我记忆中最醒目的地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