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是逻辑
有两种逻辑,归纳法,演绎法。
休谟,提出的非连续性。归纳法谬误,只要有一个反例出来就可以了。
归纳法非常危险,科学是可证伪性。
找到归纳法背后的隐含假设,把隐含假设显性化。 (未来跟过去一样,前提条件一样)这个是连续性假设,也是大脑的结构性缺陷。想到了D1,和D2。创业最好的状态就是把每天都当成是创业的第一天,爱情的保鲜是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
休谟影响了康德,康德开始研究哲学。人类为什么要这个连续性假设,是为了短暂性的正确。
最小作用力原则,默认连续性,给人类求存,虽然可以保证生存,但遭遇非连续性,就是大溃败。这是阿喀琉斯之踵!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曲线很难跨越到第二曲线,隐含假设就是默认连续性。经验!!!第二曲线跟第一曲线不一样,在第二曲线区域经验越丰富,表现越拙劣。
历史的主角总是在变化,但背后的模式总是不变。
世界真的发生变化了,但管理者脑中还是没发生变化。归纳法背后的隐含假设就是,世界没有发生变化。IBM,埃克斯。
我过去的经验可能失效了,一定要警惕。
演绎法。
逻辑这门学科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大师。
什么是逻辑,逻辑是必然的导出。前提到结论是必然是导出,如果前提是正确的,结论必然是正确。逻辑是世界的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古老的东方文明,是技艺思维。是典型的归纳法,先实践后归纳。有领域依赖性,很难从A迁移到B。很难深入,深入挖到基础学科。
逻辑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找到足够深的根基,速度慢,需要聪明的人不断的深入研究。
逻辑比事实更真实,逻辑成立,现实肯定存在。演绎法需要用力,下力气学。
普遍的必然的知识怎么来?什么叫知识,用显眼的逻辑形式整顿经验信息,形成普世知识。
感性:感官+经验=》信息
理性:逻辑+信息=》知识
没有经过逻辑整理的信息不叫知识!!!
思想清明是目光清明的前提,这叫思想的力量。人类建立有效知识,不在于归纳法的大量素材收集,不在于无穷尽的观察过程和经验过程,实践不出真知。博学不是真理。
永远不要无穷无尽的素材,不要寻求无边的博学,而是要寻求事项整顿,寻求思想功夫,这才是获得只是力量的源泉。你不能在盲目的工作经验中积累中获得长进,你的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这叫思想的力量。
思想功夫。看看周围的人,有一类人,天天炫耀知道什么知识,什么消息,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些更没有什么用。随着信息量的增多,思想的深入反而变得越来越肤浅,掌握过多的信息量不重要,所谓思想的功夫是演绎法。
透过现象,找到元起点,通过元起点,一步一步推理出那个必然保真的东西,叫思想的功夫。所以逻辑比事事更真实。逻辑是一,事实不是一。近代科学的发展史逻辑的进化。
谁能看见地球绕着太阳见,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不是看到,而是看到逻辑的破绽托勒密的破绽。
眼见为实的事实,任何物体的状态都是静止,这是眼见为实看到的。牛顿提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相信逻辑,不相信眼见为实。从而创立了牛顿力学。
爱因斯坦提出时间和空间相对存在,提出相对论。
人类认知进化史是一个从眼见为实向逻辑为证的发展方向进程,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所有大科学家都是用演绎法,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
创业需要什么法?沿着第一曲线的进步,在连续性周期里边,归纳法最有效。非连续性创新,需要演绎法。
《精益创业》是演绎法,MVP是做实验,做测验。提出假设,MVP是验证假设。先提出假设,再验证,所以是演绎法。
第一性原理
演绎法的前提也是来自于归纳法,这是演绎法遇到的问题。
演绎法要来自大演绎法的结论。找一个元前提,凭什么说这个元前提是对的呢?必须有一个自确定的元起点,然后再演绎法。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系统之外的第一性原理。
因果律里面也要有第一因。
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从垂直领域找到第一因,用第一性原理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挖到一,也仅仅是
商业里面什么是一,先找这个得以形成的一是什么?
找到一以后,围绕着一来做功,变成最重要的事情。
芒格,找到一个基本道理,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道理做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满了街头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