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齐的戍边大将军,承帝命,护我大齐疆土,可帝主从未说过护这边塞子民,我看见他们为一掬清水而大打出手,也看见他们为抵抗胡骑而团结一致。
这同是大齐的子民啊,为何京城的人就可以金缕碧玉,霓裳羽衣,而边塞的人就只能扬沙四起中苟活偷生,不知道烽烟下一次兴起是何时。
最后一战中,我投敌了,胡骑可汗在信中说到若我投敌,他会善待我这关中子民,会给予粮草以及他们胡骑在大漠中生存的本领。
所以我背叛了从小贯彻的保家守土的思想,在这和胡骑可汗长达七载的斗争交锋中,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那是可以天子守国门的气概, 那是从不亏待百姓的仁义,那是可以挥兵领战的英勇,更重要的是,他把边塞百姓当人。
我没看错他,他做到了所说的事。
寒沙百战照铁甲,金钩千里堆霜骨。
阵风吹起杨花,城外那片胡杨随风摇曳。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可是春风自此渡此关。
在原大齐的戍边大将军投敌七天后,于城外胡杨林中引颈自戮。
一场春雨过后,一株新生的胡杨在慢慢生长,树尖有些许红色,那红色,很像将军的一方红巾。
“以命护边关,以死谢君恩,以魂镇大齐”,这是将军书案上的绝笔。

(上篇请见文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