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三分远见,本文是解忧杂货店专栏三分远见原创的第四篇文章。
上一篇文章有谈到,如何跨越理论与行动的鸿沟,开始做一件事情。想看的朋友点击蓝字跳转查看。
本文也是建立在你已经明确了自己动机这一基础上的。
但很多朋友开始做事情的时候,会产生3分钟热度,做了3分钟,就不是很想要继续做了。
读书,因为书本太厚,读三分钟就不想读了,放弃了之后开始刷短视频、玩游戏;
运动,特别是减肥前期,因为太累了,放弃;
学习,写作业写着写着变成玩起了电脑,看起了电视或者手机。
那么,怎么让自己才能坚持做完一件事呢?看完一本书、按计划学习、运动减肥成功,甚至养成了习惯,长期坚持地去做,成为以前的自己眼中优秀的人。
我们从短期坚持以及长期坚持分别聊一聊应该怎么做。
01短期坚持
短期坚持,也就是做完你手头上一件明显对你有益,但做起来可能相对无聊的事情。
读书、写作业以及运动等,这些都是放弃容易,坚持起来难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不想坚持呢?
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①外界环境影响
可能你想好好地学习、看书,但因为舍友在打游戏,制造出来各种噪音,导致你难以集中精力;
又或者是在家里,因为家里来客人或者其他琐事会不停打断你的思路;
②自身状态影响
自己如果刚经历很高兴或者很悲伤的事,那么肯定无法集中精力做需要冷静思考的事情;
又比如刚刷完抖音、看完电视剧,OK,开始看书,这种情况下的你是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事情的;
③无法集中精力
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自己坐下来学习的时候,脑子里会不断产生一些内容:
哦我有一些垃圾没扔
昨天的衣服还没洗
等会要看一部电视剧
抖音上的XXX真是太好笑了
但,就是无法集中到你所做的这件事情上来,相较前两点而言,这点可能最多人想要解决的。
在看了一些相关书籍以及亲身实践后,我总结了这三点解决这个问题:
①明确分界线
什么是明确分界线呢?
就是要把偏娱乐休闲状态以及学习思考状态分开来,特别是前面较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或者娱乐状态,要开始进入思考状态、学习状态或者运动状态时,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分界线。
比如说,我写文章之前在b站逛最近的一些热点,那么在写文章之前,我会给自己10分钟或者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分界。
在这段时间内,尽量让自己的大脑放空,这里有一个我很推荐的做法——写字,练书法式的写字。
这不仅能让我躁动的心沉浸下来,而且能帮助我更简单地接入接下来的环节,毕竟打字还是比自己写字来的舒服一些,同样写作业也比写字更加容易,读书也是如此。
②集中于一事
这点事针对心中杂念很多的一个做法。
把自己要做的杂事都列出来,用一个表格或者app记录,这个行为会给大脑一个信息,把这些东西抛开。
在自己觉得累、或者工作时间过长的时候,可以用来转换心情、做一个短暂休息。
③做事与休息合理分配
这里推荐一个大家都听过的:番茄工作法
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当然番茄时间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短于20分钟。
上面提到的杂事,就可以在休息的5分钟时解决。
以上三点,如果能够严格践行,并且自己对这个事情有较强的动机,那么坚持下来做这件事应该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
02长期坚持
短期一次两次可能坚持下来了,但是要长期坚持,就需要每次都与自己做一次心理斗争,但每次都在斗争,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觉得厌倦,便很难继续坚持下去了。
所以,想要做到长期坚持,那么就要把这项内容养成习惯,平时通过自驱进行坚持,厌倦时通过惯性进行坚持。
总结了如下五个点:
①做事的动机
这里不多谈,感兴趣的小伙伴看我上一篇文章。
②注意前期就强迫自己养成习惯,并且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最好不要同时开始培养几个习惯。
因为其实人是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必须在前期就养成习惯,后面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
同时培养习惯不是说不可以,但需要自己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需要相当耗时间以及精力。
③给自己一个及时的反馈
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给自己一个及时的正向反馈,那么很难坚持下去。
比如做完一件工作之后,奖励自己多休息五分钟,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可以玩一两把游戏;
学习完成后,也可以给自己稍微多的放松空间。
但我推荐这个放松时间最好在自己一天必须完成的事情做完之后,根据自己的睡觉时间给,不然很容易无限拉长。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深有体会…再打最后一把,再刷最后一个视频,结果一晃眼,又晚睡了。熟悉的台词每天都在重复…
④三个重要的数字
根据这三个原则,稳定地进行培养习惯,那么长期坚持一件事,就不会显得遥不可及了。
72小时
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一定要在72小时内就开始做。
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工作,绝大部分的准备工作都不是必须的,先开始,有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效率会高得多。
21天
21天,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
对于习惯培养来说,能否坚持过这段时间,是最为重要的。
20英里法则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提出的法则:
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某个地方有3000英里的路程,徒步走完这段路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地貌非常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每天该走多少英里才是一个合适的速度呢?答案是日行20英里。
随着旅途的延展,当道路不顺、天气恶劣的时候有人常常会躲到帐篷里抱怨,等待,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才走。天气好路又比较顺的情况非常少。有的人有时候一天走40到50英里,但是他会在很长时间里停留,最后被那些每天坚持走20英里的人超越。
二十英里法则的核心是拒绝追求一时的卓越来追求卓越,在外部的条件有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内在的确定性。
⑤如果不能天天做到,那么适当延长时间周期。
比如运动,两天一次,如果量够并且只是为了保持健康的话那么完全可以;
比如总结类的,做月度以及年度总结,以及特殊情况进行复盘,就够了;
根据所做事情,给予不同的时间周期。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并关注吧~微信公众号:sanfenyuanjianwei,期待你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