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读书
俗读红楼系列之第一回(一)

俗读红楼系列之第一回(一)

作者: eabd938d9a8e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19:24 被阅读0次

红楼缘起

一部红楼,写尽多少人情冷暖,多少兴亡更替。斯人已去,长歌当哭,寄托了多长缠绵哀思,看破了多少红尘劫难。多少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当然也有多少人,因其文字讳涩诗词成堆人物关系复杂而读不下去,故在这里开一个俗读系列,即用通俗的语言浅显地表达,以期这部煌煌巨著能被更多的人知晓,传承。

红楼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最高领地,没有任何其它著作,能分其半分光芒。这部雅到极致却又是一部通俗小说,要用更俗甚至更粗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实在是出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故作轻松的调侃也好,费尽心机的幽默也罢,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使自己万劫不复。毕竟,这是一部几乎被供上神坛的巨著,是可与莎翁的十几部戏剧文学分庭抗礼的存在。所以,不管我表现得怎么轻松甚至不在乎,内心是不敢有丝毫不敬的。何况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只是我的个人解读。哥们先抛一块砖,有玉的尽管砸过来。

废话少说,今天进入第一回的解读——红楼缘起。

红楼第一回,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一个神话故事,以女娲补天开头,也不算多玄幻,然后引出一僧一道,把补天没用上的那块石头幻成一块扇坠大小能含在小儿口中的玉石,让它下凡历个劫。然后将历劫的故事刻在石上警醒后人,所以这部书也叫《石头记》。曹公借这个故事,顺便引出黛玉的来历,就是一株草,后来也下了凡,给宝玉还债去了。这就是俩人所谓的“木石前盟”,与后来几乎贯穿全书的“金玉良缘”形成强烈对比;二是借甄士隐的凡人故事开头简单地说了红楼的“缘起”,先是甄士隐夏日午睡做了个梦,梦到僧道,还梦到这块美玉,这就把神话和现实似乎联系起来了。但此时起,真事已隐去。梦醒了,贾雨村出场,所谓“假语存”,正是满纸荒唐言,但背后却是一把辛酸泪!

本回只是“缘起”,并未进入正文。但甄贾二人关系明了,这一回,贾雨村受甄士隐50两白银两套冬衣的恩惠得以进京赶考并中进士,甄家小姐英莲则在元宵节当夜被拐,不知所踪,甄家从此败落,靠老丈人周济过活,后来又真真切切地遇到那一僧一道,唱了一首点明全文主旨的《好了歌》,出了家。其间还穿插了贾雨村与甄士隐家道殷实时的丫头两人眉来眼去竟生情愫的小故事。总之,没有甄士隐,贾玉村没有前程,有个病秧子老婆,没有儿子。但是后来,贾雨村真的阴差阳错审到英莲被拐案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几乎人人都知道,那时的雨村,早已卖了良心,哪知恩情二字怎么写!

红楼要一字一句解读,皆有深意。包括每个名字每句诗词,不是另有它意,就是草蛇灰线伏笔千里,后文都有照应。全文引经据典更是随处可见,要俗读,俗解,着实为难。且听下回雅俗共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读红楼系列之第一回(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lp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