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如秋叶之静美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06:16 被阅读0次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晴

    2017年我喜欢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在《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中说到:“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她在给儿女的公开信中写道: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无论生了任何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ICU病房、不气管切开、不插鼻胃管、各种维生急救措施也不需要!一切只要让她没有痛苦、有尊严地死去就好!

    有研究表明:在人生的终末期,80%不但是无效治疗,还使许多病人蒙受各种痛苦和经济花费,很多病人“千疮百孔”毫无尊严,而且全身各个脏器衰竭后的痛苦又无法表达!有的病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著名作家巴金在他全身插满管子的最后阶段不止一次在纸上写下“长寿是对我的折磨”“我是为你们而活”!

    我的爷爷患“食管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全身发生了转移,已经不能进食了,他不愿意住院,我们后人尊重他的意愿,在家给他注射营养针维持,当初医生预测他活不过3个月,他却因为不手术、不放疗、不化疗,不采取各种摧残人的维生措施,没有太大痛苦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半年。爷爷走的时候也挺安详,没有受到什么折磨。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是后人对老人家最大的尽孝,让爷爷没有痛苦地踏上黄泉之路。

    我实习的时候曾遇到一个患者,当时意识已经丧失,生命已然殆尽,但她的家属为了让正从外地赶回来的其他兄弟姐妹能看到母亲最后一眼,决定通过心脏起搏器和呼吸机来延续母亲的生命。我当时就觉得这对于那个患者是极其残忍的。试想,当我们试图通过冷冰冰的机器来维持亲人心脏跳动和呼吸起伏的时候,这真是临终前的亲人希望留给我们的最后痛苦的一眼吗?我们真的希望以这种极端痛苦的方式与至亲告别吗?

    美国有一项2000名医生参与的调查:当医生自己被诊断为末期病患,问他们想要什么时,55%的医生回答:缓和医疗,也就是临终放弃抢救、平静坦然告别人世;43%回答安宁疗护,即不进行插管、心肺复苏等无谓的、创伤性抢救措施,让自己平静地面对死亡,完成心愿,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美国医生在自己生命末期不愿被医疗器材和药物控制,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全力以赴抢救患者,把这些施加给患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医生也应该思考一下究竟如何面对终末期患者。

    世界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前编辑史密斯认为:“患癌而死是最好的死法。因为你会有时间向亲友道别、反思过往、留下遗言、甚至重新回到某些特别的地方追忆过去,你还能听喜欢的音乐、读美妙的诗篇、向你的上帝祷告……我承认,这种死亡的方式听上去太过浪漫,但却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让我们远离那些野心太大的肿瘤学家、停止浪费金钱治愈癌症吧!”

    医学发展到今天,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临床上用尽各种方法抢救终末期患者,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尽折磨“不得好死”,活得没质量,死得无尊严。实际上,治疗本身所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疾病本身的痛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追求的是死得其所,死的时候不要遭受太大的痛苦。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天,为什么不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做好规划,去完美地完成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呢?这是尊重生命,对自己负责;这是不拖累家人,对亲属负责;这是减少资源浪费,对社会负责。

    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人口正常更替所需水平,2000年起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现实,不仅仅是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需要“老有所用、老有所为”,更要提升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要有“优生优死”的理念,要视死亡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曾经的一味追求长寿的观念“给生命以岁月”要实现向高质量的“给岁月以生命”的转变。

    不过,“优死”的理念在中国还没能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对医学怀有过高的期望,总觉得现代医学这么发达,应该可以治愈一切疾病,应该可以让人们长生不老。可是,医学的确是有局限的,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医学只能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很多人对于死亡惧怕得要命,避之唯恐不及,讳莫如深,哪里还敢去大胆谈论呢?实际上,生命本来就是世界运动变化的产物,它是一种现象、一个过程,与自然界四季的循环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轮回的圆圈,生不是尽头,死也不是尽头,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实属正常,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要以平常心看待生命,把生命看做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让生命回归其应有的位置。

    当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不是百般留恋,死死抓住医学这个救命稻草而不愿离去,达不到“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目的,家属甚至会“大闹天宫”,肆意折腾,把医院弄得乌烟瘴气,像是人间地狱。生命的来去都是非人为的,医生是人,也不是神仙,也无法去改变和阻止这个进程,我们每个人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顺应自然、正视生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通透地看待人世,才能看淡人世的无常,才能做到真正的“达生”,即通晓生命的意义。

    死亡原本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那静美的秋日落叶,即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尽管生命如同惊鸿一般的短暂,我们也能平静自然地进行这一切。即使心有不舍,也不要做过多的停留,潇洒离去,安然自在;即使心有不甘,也不要做过多的强求,不用踯躅,也不必犹豫;纵然心如刀割,也能静谧而又淡然的接受这一切,胸怀坦荡,无怨无悔。这样才是对待死亡应有的态度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如秋叶之静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mp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