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也在反思自己。
比如我认为《孝经》重要时,便使劲向大家推广《孝经》,有人认为《弟子规》重要时便使劲的推广《弟子规》,有人认为《论语》重要时,使劲的推广《论语》,这一方面代表了不同的认知和执着。但有时太过,或者不遗余力夸大,甚至附会一些神力,问题就会来了。
我们的目的或是好的,是让人来学的。可这样就无意中把经典给玷污了,有一些人就会跳出来大斥反驳,我们弘扬宣传中的不足与夸大附会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了。有些本来有兴趣的人看我们这样乱宣传,骚扰式的宣传,想学都不来学了。他们心里也许会想:你看这帮人,学了经典就这副德性。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
推广宣传对于产品也是如此,我们卖什么,销售什么,无可避免的要推广宣传。不断的变换手法,目的毫无疑问想多卖东西。但有时过了,夸大了,就会导致有一部分人反感和抵触。
而在现实产品推广中,夸大作用的情况可以说比比皆是。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是为了客户好,为了消费者。但再好的东西吃撑了,也是会伤胃的,此时我们不能无视客户,让他继续撑下去。
所以,此时我们不是让他再继续吃,而是应该想想,如何让他更好的消化。
推广中的偏执,一方面会利益一些人,一方面也一定会伤害一些人。
如何拿捏,中和,这是一个问题。
无论是经典,产品抑或某位老师不能更好的把握中和,便容易落入偏颇,导致激进和覆灭。
我们也许知道喜欢我们的人在哪里,但我们很难了解和把握不喜欢我们的人潜藏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