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刘润老师的管理学学习,整理了一系列笔记,和各位童鞋共享之。
1.管理学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
激发员工的善意,让员工主动,自驱动工作。能做到此的不多但是有。比如谷歌、海底捞、罗辑思维。谷歌提供了自由、激发创意的环境和丰厚的员工福利,海底捞给予员工信任,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员工,罗辑思维同样给予每个员工最大的自由发挥权。
那如何激发人的善意呢?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切入,不同员工需求不同,激发善意手段自然不同。基层员工首先要保证生理需求,金钱就是最好的激励手段。第二层需求是安全需求,让员工有安全感,多发员工福利能让员工感觉公司稳定,前景好。第三层需求是社交需求,满足员工社交需求,就要多举办员工活动,多开聚会和晚会。第四层需求是尊重需求,这时候激励手段就是让员工感到受尊重,在职责范围内给予相应的授权,记住员工名字,多和员工沟通交流,尊重他的意见。最后一层需求是自我实现,经典的案例就是史蒂夫聘请百事可乐CEO斯卡利时,对斯卡利说的那句,你是想继续卖糖水呢还是想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员工处于不同阶段,激发善意手段要不同,不要在员工还在考虑生理需求时就跟他谈理想,也不要在员工想要自我实现阶段只提供面包。
【蔷薇思】激发员工善意能让员工自驱动工作,激发别人的善意能让别人主动帮助你。我们不能给别人发工资,但还是可以发现别人其他马斯洛需求:帮朋友推荐工作,分享好消息,整合资源帮朋友间牵线搭桥。做一个真诚、乐于助人的人,也许某一天朋友就会雪中送炭。
2.激励要超乎员工想象
对员工的激励有两种,一种是员工认为“应得的”,一种员工认为“太好了”,让员工觉得太好了激励才起作用。办公室饮水,工资,中秋节礼品都是应得的福利,员工不会因此感恩涕零;绩效、升职加薪、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实现、小节日的随机关怀、公司提供健身福利,才会让员工觉得太好了;提供超乎员工想象的激励,激励才有作用。
【蔷薇思】在产品打磨时,有一条是要让用户有“aha moment”感觉。如此用户才会留下来。苹果手机、索尼耳机就让用户有惊艳的感觉。我想起的第二个例子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龄未婚女青年,因为她们追求的是“太好了”的对象。
3.制定目标,要“刚刚好”
虽然激励奖金诱人,但如果目标如月亮一样不可摘,同样达不到激励效果。制度制定要让员工有能力和意愿完成,目标要是跳一跳能够得到,员工有能力达到。激励奖金要足够大,让员工有意愿完成。
【蔷薇思】公司制定目标要刚刚好,个人年度目标同样要刚刚好,据统计,能完成新年愿望的人数不到10%,目标无法完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太大。新年伊始,壮志酬筹,想要一展宏图,于是大发心愿,今年要读100本书,成为工作上的专家,一年下来只读了一本书,成为了工作上的“砖家”,就是因为没有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能够预估一件事的大致周期,是靠谱的一个重要体现。成为一个领域专家,需要10000小时刻意练习,每天2小时,需要将近14年才能完成。
第二点,激励对个人同样有效。“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用自己渴望已久的宝贝激励自己,效果甚佳。
#蔷薇记#: 记录生活之美和智慧之妙。
这是蔷薇石原创的第64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