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专业门槛的原因,大多数理科学科都会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大部分人聊起跟理科相关的话题也都是“有研究说过”这样泛泛而谈一些道听途说的段子,而不像聊八卦聊新闻甚至历史政治那样加入大量自己的观点。当然新闻、历史、政治这些学科也需要相当的专业门槛,未经过一定的学科训练其实也难以真正客观深入地探讨,但因为这类学科的话题和案例的文字形式较理科的数字和公式更能缩小“距离感”,很多人只要知道有这么件事就可以大篇幅展开描述自己的观点。
刚说到理科很少有人深入聊起,但也许有一个意外,那就是心理学。我发现对一些人来说心理学更倾向于是一种哲学,它关乎调整心境和探究自我,有时也涉及如何理解他人。从这些角度讲心理学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文科学科。在高中时代我就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然而因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产生了心理学是文科的错误想法,以至于在高考报考志愿时我还惊讶为何心理学不招收文科生。
因为文科生的关系,最终没能在本科读上心理学,好在后来大三够闲,上了三个国外大学的在线开放心理学课程,这才算是开始接触到“正经”的心理学。在线课程中的大量实验案例向我展示了心理学微不足道的一角,就算如此也足以颠覆从前各种“畅销心理学”读物带来的认知,在这些课程的启发和激励下,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出国去读心理学,也算是圆自己的一个梦。
交完研究生论文的那天晚上,在回住处的途中遇到了两个摩门教的传教人员,我对宗教一向不感兴趣,但因为那天晚上实在无事可做,我决定去他们的教堂看一下。摩门教的教堂不像天主教教堂那样富丽堂皇,反而低调得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六层办公楼,里面居然还有教室。在交流(在她们看来大概是传教)过程中聊起了科学与宗教,我说我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描述这个客观世界的不同方法,她们深以为然,在聊到肉体和精神关系的时候,她们认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这大概就是为何会有“死后升天”的说法。然而,经过神经科学的长期发展和研究(哈哈哈,前面刚提到过会这样),我们早已知道“心里想的”一切都是大脑神经活动,精神依托于大脑而不能独立于大脑存在,这也就是为何心理学是理科的根本原因之一,心理学绕不开生物学。
心理学是理科的另一根本原因在于它离不开数理统计。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如何、个体差异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都不是仅通过“推理”就能断定的,主观认知的偏差、不相关因素的影响、随机事件的发生都能干扰人的判断,只有通过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才能从各种干扰中尽可能地将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挖掘出来。
虽然在真正开始学习心理学后发现所学知识颠覆了绝大多数我原先对心理学的认识,过程中也有许多艰辛的时刻,但同时也很高兴原来心理学是一门比我原先想象严谨得多的学科。尽管以后基本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学的科学工作者,我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众对心理学的认识贡献一丝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