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伟导演以及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是上世纪90年代上映的一部神魔玄幻题材的电影作品,风靡一时。电影里面所塑造的西游形象颠覆经典,所阐述的一些思想也可谓稀奇前卫,影响了一代人的西游观。
帽子自有人戴,我不再拔高。我就里面唐僧的形象简单聊聊。
《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鲜明程度和至尊宝平分秋色,在这里,他不再道貌岸然,而是动不动就唧唧歪歪,啰嗦不停,且导演还用外貌并不出众的罗家英饰演的这个形象,更形成一种和原西游记的强烈对比,可谓标新立异,笑果十足。
凡优秀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要有现实原型,并结合作者经历,充分考虑大众对这角色的爱恨,再加以作者艺术手段的发挥,这才能让时代产生共鸣,并塑造出成功而经典的形象,如鲁迅那个时代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等。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时代人心理最成功的把脉,同样,一个时代可以生成什么样的热播剧,也反映了这个时代娱乐人群的心态。如此,我也就可以理解,我们80后的那代人为何会喜欢琼瑶和金庸,迷恋小燕子和乔峰。
同样,我觉得,刘镇伟所塑造的啰嗦唐僧也是有原型的。
在刘镇伟以及周星驰的电影里面,对大陆当时现实含沙射影的也不少。
《赌圣》里,周星驰本人就被塑造成了从大陆而来的素质低下穷小子;
《情圣》里,周星驰夸张地假扮成一个偷渡香港,倒卖文物的大陆骗子;
《国产零零漆》里,抢钱杀人的大陆人以及人面兽心的司令,应该是当时香港的大圈帮以及当时内陆不法军人的射影。
而我们要讨论的,《大话西游》里的唐僧的原型应该是大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官方宣传者。
仔细看电影里面的唐僧。他是西行取经人,肩挑这拯救苍生的重任,他又是菩萨指定的拯救苍生的唯一候选接班人,手下有六丁六甲暗中保护,又有超级能打的三人团队,他作为取经团队之首,控制着舆论的控制权和发言权。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只会讲一些连篇啰嗦的废话,从而招致了底下人的不满,甚至个别时候,连最高权威观音菩萨都想掐死他了事。
可是,回过头看,唐僧也仅仅是啰嗦而已,他剧中所说的,除了“你妈贵姓”以外等少数几句之外,其余的话到底也不能说不对,更找不出什么逻辑的岔子,所谓“大家都是讲道理的嘛”,他的道理还真是道理。
说到这里,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回味那个年代的广播,里面那个尖利的模范声音所说的,是不是就是类似的道理呢?
在那个时代的广播里面,一个不露脸的人物,他会和大众天天说,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严格分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保证文化革命和生产两不误。等等。
俺是耕田滴,这些话又如何听得懂,听得进呢?但是,这些话又如此充满威力,逻辑上根本无从辩驳,在这种雅俗悬殊的催眠之下,管他呢,照做就是。而这些话所能造成的影响,看到同时代电影《霸王别姬》就懂得,一代京剧名角硬是被逼到违心地互相揭发,最后是“你楚霸王都跪下来求饶了”,这样,剧里面的那张脸叫嚣说,“什么叫‘盛代元音’,这他妈就是!”
对于广播后面这些看不到的脸的描述,当代著名作家萧乾曾有《“上”人回家》的有趣文章,里面“上”人说话便是如此:
妻子问,几天你怎么这么晚回来?
上人答,主观上我是希望早些回来的,但是由于客观上难以逆料、无法控制的原因,以致我实际上回来的时间跟正常的时间发生了距离。
文章描述此类啰嗦应答的对话有很多,上人说的就是幕后的那些僚。
《大话西游》唐僧的原型就是发于那个时代的幕后宣传者,不过是有点夸张化了点。不过,电影还是保留了一个浪漫结尾,唐僧在最后经历过月光宝盒的时间轮回和历练,他也不再形而上的啰嗦,而是转变成了一个能用“走”表达的行动的话,却坚决不用“我们一起上路吧”这样多余文字的实干家。
暂时聊这么多。最后用一句当下流行的恶搞的话结束文章:就算世界对我恶语相加,我还是愿意为你说上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当我说完之后,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做了好久的中国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