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1月12日《悉达多》第二遍读完了,是带着目标去读,以每个人物关系为主线,穿插着读,让悉达多更丰富更立体。第一遍通读,是对悉达多坎坷一生的感悟,22年12月4日完成,可能还会有第三遍,不知多久以后,先记录一下吧!
一直以来读书未曾了解作者,只是从书中读感受,今天把东亚对本书作者黑塞的介绍又重读一遍,借用过来,又做了个整合梳理,作者简介与悉达多很多相似,值得做个一个丰富和补充。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悉达多》是他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1923年入瑞士籍。 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悉达多这个名字跟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关,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但写的并不是释迦牟尼的故事,而是悉达多两个自我的描写,一个是对精神追求,一个是现实人间烟火气的体验,以及一个人内心深处神圣的信念与现实混沌的冲突。
黑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他自己,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基督教传教士,常年在印度传教,黑塞的母亲出生于印度,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而他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小时候上的也是教会学校,他博览群书,将印度教、基督教、佛教、尼采、叔本华的等哲学等等熔于一炉,前面都写得很流畅,但是写到最后悟道的部分,他殚精竭虑,遭遇了严重的精神折磨。后来黑塞和荣格(分析心理学家,是在以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在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来的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相遇了,荣格就像他笔下两位圣贤:佛陀乔达摩和船夫瓦稣迪瓦。帮助他走向了世界精神的整合,最终完成这本文学大作。
这本书虽不厚,但每个人物结构都很丰满,多角度的展现书中人物思想和世界的统一,时间前后的呼应,就像那条河一样,“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看似流动实则静止,一切都是当下。
好书呈现在每个人面前是不一样的,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可能会从书中找到不一样的自己。遇到困惑时去理解自己,放下执念,让时间慢慢沉淀。
好书值得推荐,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世界需要你我亲自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