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地方,元宵节傍晚时分,人们都要挑着灯笼,到自己先人的坟上去上灯。这样的习俗,打小就在我的记忆里存活。
中午,小城街道上比平时要热闹一些。尤其是燕伋望鲁台下,秦腔大戏闹元宵,吸引了多半个小城的人们。父亲在塬上老家,没有到县城跟热闹。他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嘱咐我下午随上坟灯去。
去年清明节,刚给早就离世的祖父祖母添了新坟,立了墓碑。父亲是个苦命的人,三岁没了娘,十五岁爹就离世。我这个从未和祖父祖母谋过面的孙子,自然而然对自己先人的记忆只停留在父亲不大生动的描述上。要不是去年填坟立碑的事情,我可能连祖父祖母具体的墓地都不大清楚。
下午五点过后,父亲又打来电话催我。其实时间尚早,给先人上坟灯,就要在傍晚时分。
有了小车后,出行方便的多。不到半个小时,我已上了塬,带上早就在门前等我的父亲,来到了祖父祖母的墓地。
原先居住的老家,现在早已成为无人村。而今天下午给先人上坟灯,分散在各处的村里人,竟不约而同地聚在了一起。看到熟悉的面孔,自然亲切。尤其是父亲,和每一位曾经在一个村的老家人打着招呼,说着闲话。
有好一段时间没来老家了。一时间,我看着有些荒凉,甚至有些凄清的老家,心里难免生发出许多感慨。
沿着土路,走过蜿蜒曲折荒草枯枝漫过路面的小道,我和父亲来到了祖父祖母的坟前。这是老家其中的一处坟地,偌大土地,埋葬着老家数代祖先们。显然,我们上坟灯的时间有些迟了,周围其它坟地大都挂上了坟灯。这红艳艳的坟灯,在暗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
父亲今年六十七了。他和村里人一样,每年元宵节之时,都会给自己的先人上坟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父亲很是认真,亲力亲为。父亲先是把两只坟灯小心翼翼地挂在祖父祖母的坟头,点上蜡烛。然后跪在坟前,点上冥纸,认认真真磕头。我不敢马虎,赶紧随着父亲,也极其庄重地磕头,以这种方式给我的先人敬礼。
一切做毕,我和父亲似乎心有灵犀,都没有直接离开。我们父子俩没有言语,默默地看着墓碑,看着周围四处。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坟灯里的蜡火,把坟灯照得红彤彤的。不远处,依稀能看见忽明忽暗的灯火,不用我多想,哪里肯定是活着的人给先人上的坟灯。
又沿着小路走到老家的村口,之前村里人上坟灯停靠的车辆,已开走了。我和父亲坐上车,不约而同地望了望车后的老家。此时的老家,又回归到了原来的清寂荒凉当中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