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过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你和共同完成项目调研的同事A向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同事A不仅对调研报告汇报进行了独揽,而且连后面的讨论环节都被同事A抢足了风头,好像从始至终他都是项目的主导者。这个事情让你的情绪非常激动,以至于你在会上争抢回答领导的提问时,有些词不达意。你的内心认为同事A是个自私抢功的人,喜欢巴结领导,渴望升职。会后,同事A本来想和你沟通下步计划,但你却认为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便找了个理由逃离会议室。”
在职场中,无论你的角色是项目经理,部门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公司的各种事项:大到公司战略,风险,小到业务流程,成本优化等难题难免会和相关方进行关键沟通:
1、这些沟通的结果对公司而言,会直接影响公司管理,流程,产品的设计变更,落地以及业务,团队的发展;
2、对个人而言,沟通的好坏会影响个人影响力,人际关系和个人健康。
那么,怎么应对职场中的沟通,作为项目经理我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什么是职场中的关键沟通呢?预判在沟通过程中,双方观点可能存在较大分歧,同时可能会导致双方情绪强烈,则可以定义为关键沟通。
其次,我们在进行关键沟通之前,需要明确本次沟通的真正目的:
1、 沟通目的可以只是沟通内容本身。比如上述案例如果是第一次发生,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明明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项目调研,为什么同事A要包揽全部的报告汇报?
2、 如果此事已发生多次,那么我们沟通的目的就转变为:想办法改善双方合作模式。
3、 随着此事的进一步发展,他可能影响到了你和同事A之间的合作关系,那么本次沟通的目的就要本着解决关系去了。
再次,你意识到关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双方合作模式的时候,你又找了同事A进行了沟通:
你说:“对于上次的项目汇报,你为什么独揽了整个ppt汇报,你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我是有失公正的,我想和你沟通一下我们双方以后的合作模式,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同事A听到后,情绪变得非常激动:“我还想问一下,你会后不搭理我,夺门而出是什么意思呢?”
听到同事A的说法之后,你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不是因为你为了抢功,我会这么生气吗?”
由于双方都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于是你们就进行了一场激烈地争吵。
以上,你是不是感觉到自己的谈话目的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本来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你和同事未来的合同模式,但是却演变成为自己的尊严要争夺个谁赢谁输?在你感觉到情绪激烈,沟通结果会不好的时候,你需要马上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闹闹抓住真正的目的,避免在沟通过程中出现跑题。
开诚布公地提出问题是非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你却忽略了沟通的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这样的提问方式会让对方感觉到这是一场“高危沟通”。这是由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基因决定,面对对自己不利的提问时,对方一般会采取逃避或是攻击,这样的沟通方式,对于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的。
那什么是高危沟通呢?高危沟通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让对方意识到本次沟通你的目的是不良的,或是对方误解了你的良好意图。
1、 对于自身的不良意图,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回到真实目的的正轨上来。
2、 对于对方误解你存在不良意图,你需要在开场的时候,进行适度抱歉(如果自身有错),对比说明,消除对方对你的误解,只有这样才能将沟通拉回到正轨上来。
当你意识到沟通已经偏离正轨后,开场白就转变为:“我想对昨天会后的粗鲁地离开向你表示抱歉,这个的确是我处理的不妥,还希望你能谅解。我离开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汇报的时候独揽了全部的汇报内容,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这个项目我也付出了很多,所以的当时感到和难过。”
听到这里,同事A答到:“对不起,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当时只是希望能够想让老板尽快认可我们的成果,所以就没有注意这些细节。”
你继续说:“以后,我们是否可以一人汇报一半的ppt,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促进观点的补充,让汇报工作更加完善。”同事A欣然认可你的提议。
你看,通过本次沟通,不仅使得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消除了你觉得他自私抢功的偏见,完善了你们未来的合作模式。
最后,我们在沟通过程中:
1、一场好的关键沟通,包括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这些都展示了我们对对方的尊重。尊重是达成沟通目的的前提。
2、另外,沟通高手还会主动挖掘双方的共同的目的,这需要我们主动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比如上述案例虽然策略让你很不满意,但是你和同事A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你们就可以制定出更优的策略来让目的更好的达成。
3、但有时候,我们和对方的目的怎样都大相径庭,那怎么去创造共同的目的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目的上升到公司的战略或合规层面进行讨论,找到共同点,这样才有可能制定出双赢的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