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道教的思想渊源,并非道家一端。先秦的巫术和阴阳五行学说、秦汉的神仙方术、谶纬神学等,都被道家所融通。起初创立道教,老子只是“世为圣者作师”(孔子问道)及长寿之人的形象出现。后来,《仙经》一书将老子神化成了太上老君。到唐代帝王认祖,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同“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相反,十分关注探讨宇宙和生命的奥秘。这同道教强调直觉思维有关。道教认为,直觉思维是打开神秘文化殿堂的金钥匙,在直觉思维所诱导的心理作用下,可领会神秘的数术。对这一点,道家道教都是直言不讳。然而,在儒家看来,这是不可理喻的。
(2)
南北朝时,南方宋文帝刘义隆决定发兵攻打北魏。可是,大将沉庆之反对。宋文帝就派近臣徐谌之与沉庆之辩论。沉庆之说:“拿治家之道做治国的譬喻,耕作的事,要问家奴,纺织的事情要问婢女。陛下要讨伐敌国,却与几个白面书生研究,大事怎么能成呢?”
战争结果,南方主力大败而回。
(3)
最早的兵法只见讨论天时与地利的,但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到了战国中期,七雄大行富国强兵之道,“练兵”被提到了与“将略”的同等地位。战国后期,“合纵”被“连横”之策破坏,更是人不和则不胜的例证。所以,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国家要办大事,必须要先抓意识形态,统一了思想,才有可能把大事办成。
(4)
“青蛇螫手,壮士解腕”,这个典故来源于隋末起义军瓦岗。瓦岗人马本来是翟让领导的,李密加入后,翟让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了李密。后来双方部下发生了摩擦,关颋用这句话劝说李密要先下手为强。于是李密设计杀了翟让,同时由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接管翟让的人马,才算稳住了大局。
(5)
“青蛇螫手,壮士解腕”,这句话中充满了一种豪气。因为只有勇敢的人才会毅然将自己的手腕切除。后人用“壮士断腕”来形容这种毅然决断。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豪气的人并不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决策,不是“壮士断腕”,而是“断尾求生”,给人的感觉是一副可怜相。
悲哀呀!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