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黄帝内经》随笔

作者: 子胥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2:13 被阅读6次

          读中国古典的书要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习惯性,以平常散说对话为主,自有它的逻辑,而不是先立前提再加发挥、申辩,然后再做结论。

        《黄帝内经》真正的宗旨三要点

    (一)黄帝问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中医学强调天人一体,故常以自然界变化的道理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机理,自然界的阴阳更迭、消长胜复,可在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得到印证。古今事理相通,借古可以鉴今,先哲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言古人的经历得失,可以作为当前的借鉴。对医学来说,古代医家的学术经验,必须要求能为今人所用,方才可贵。至于“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也是同样道理。本句说明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空谈理论,不切实际,谈不上“善言”,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道不惑”,要求学习医学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而后可以言医。


    (二)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所谓“言古”,即研究历史。“善言古者”,即研究历史水平极 高的学者。“必有合于今”,即言一定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 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为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服务。 正如唐初杨上善所说:“以今寻古为今法,故必合于今。”明代张 介宾也说:“古者今之鉴,欲察将来,须观既往,故善言古者,必有 合于今。”博古必要通今,在任何学问,如果只讲现在,不通古今延绵演变的因果关系,都容易落入偏见。


    (三)善言人者,必有异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善于谈论别人的理论实践的,必然会比照自己的临床实践。这样,才能彻底明白道理,掌握事物的规律而不迷惑,了解事物的要领,这就是所谓明达事理的人。从政 或从医,一切的一切,治理他人,医治他人第一学问,必须先从本人自己身上实验做起。如此才能“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名也。

    《小言黄帝内经》随笔

    南怀瑾先生讲述:《黄帝内经》的中心也是学习的要点,它是通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大原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言黄帝内经》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r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