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选择都源于我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苦难中的人们的一丝善意。
那一年,我还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学子,我虽然从许多文学作品中知道人们对于死亡的思索,但是我从未亲见过死亡。
想象的东西,是离现实有些差距的。
不过我在幼年时,亲见许多人受伤后生命垂危的场景,但是我并不知道,当时的他们是否还活着。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很艰难。
我有时在半夜睡不着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我说:“人终究有一死,虽然现在这样痛苦,我也还是喜欢活着的感觉。只有活着,才能尽情去感受生命带来的精彩。”
我在那段时间遇见了叶沙的故事,“一个人的篮球队”。
但是那个视频是我后来去找的,在那之前,我一直很关心纪录片《人间世》里一些人物的治疗状况,那年五月,我最牵挂的杜可萌小妹妹离开了,三四月的时候,医生说起了我的并发症,所以五月是我在反思自己的生命的一段时期。
我没有那么担心自己,我当时说:“如果幸运的话,会找到路的。如果不幸的话,也是我生命中的劫吧。”
不过我默默地转变了一下我之前的生活方式,我听到自己的并发症的时候,和我一位朋友被确诊为一项疾病的时候的心境应该是类似的。
我当时在医院的墙边发了很久的呆,她说她没忍住哭了很久。朋友是位护士小姐姐,我至今也希望她转行,因为护士的工作强度太大,我很担心她。
记得当时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能说:“未来我们这些疾病,一定都有治愈的可能的。”
也许是因为杜可萌小妹妹,也许是因为我当时对于生命的思考吧,让我决定去找“叶沙们”的故事,也就是器官捐献者们的故事。
我曾经听说过他们,是因为纪录片《人间世》,有一集名叫“团圆”。
那一集让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让我肃然起敬。
生命纯粹而美好,生命也有它独特的力量。这样一群人,也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更是拥有大爱的人。
当我看到了“叶沙的眼”的时候,我被她感动了,可能是因为一个生命本来就很容易影响到另外一个生命吧。
中国人忌讳谈死亡,可是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未知的事情。人类对于自己未知的领域的事情,本身就容易恐惧。
这个事情是我找了很多资料,深思熟虑后再决定的。
这个事情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其实有点救赎的意味,一来,我曾经跟我的主治医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说:“我们这样的人,是要去找一下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我是指背负太多的人,经历过太多苦难的人,如果不去做一些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事情,在自己意志薄弱的时候,有些事情有可能成为一种反噬,可能会淹没自己。)
二来,因为疾病,当时我的精神状态也已经很差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愿意坚持多久,如果没有转机。
(这也是我会去建议病友去正规医院早诊早治的原因之一,因为有些东西,消磨的是人的斗志。)
下定决心之后,我也成了器官捐献志愿者,我算是见过一些人的苦难,但是我也在这一群人里面,很早之前我就从松下幸之助的话语中明白了,人生的道路不大可能总是平坦,而曾国潘的“逆来顺受”之法又让我很感慨,我不是不害怕痛苦,可是我想把握自己的生命。
这条道路的抉择,我是出于爱的,很多人也是因为自己的大爱选择了这样的一条道路。
算是我的一段心路历程吧。
那一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吴思姐姐离世,我听说了她的事迹,很感动。
每个善良的灵魂,都似乎可以让我们向上的心变得更强烈一些。
我的生活其实和之前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那些善良的人让我看见了一些我之前没有留意到的角落。
那一年也是我真正成长的一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