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证明,《功夫》真的被低估了。
2004年上映的时候,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剧情很精彩,全程无尿点;有人觉得周星驰江郎才尽,顶多只能是一部特效堆砌的爆米花电影。
2015年3D版上映,更是被指卖情怀和做“假3D”圈钱。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是得益于一些电影网站和自媒体的兴起,关于《功夫》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挖出,观众才越发感叹周星驰的才华真的不可小觑。
豆瓣评分的变化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功夫》口碑逆袭。
3D版的差评一度将评分降到7.2,到2016年,评分略有上涨,但仍有网友就感到不对,怎么会只有7分水准?
两年后,《功夫》不负所望,评分真的冲上了8分。
到2020年的今天,已是高达8.6分,并进入Top 250榜单。
而关于整个故事其实是一场幻想的一种解读,更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难道,片尾包租公、包租婆、爆浆等角色再次现身,这才是他们各自的真实身份吗?
那《功夫》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个问题也变得不再简单了。
先说结论。
周星驰所讲的,是一个正义与梦想回归的故事。
如果结局是要揭示,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想,那正义与梦想回归就只能建立在虚无之上。
就算理解成是男孩被欺负自暴自弃,通过一场幻想达到“精神胜利”,故事的力量也被弱化了不少。
所以,在《功夫》的世界中,只有各种武功都是真实存在的,正义和梦想也才会成真。
情况就像《哈利·波特》系列,魔法世界真实存在,哈利才有了一个从长期被欺负虐待的童年悲剧中走出来的机会。
看着他实打实地成为一名巫师,观众的心灵才得到了满足。
原著作者J.K.罗琳要是说其实一切都是假的,霍格沃茨只是一家精神病院,哈利被弗农一家虐出了心理疾病,猫头鹰什么的都是哈利发疯的幻觉,那故事所带来的感动恐怕会荡然无存。
“魔法”和“功夫”,乃至《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其实是一回事。
这些都是超现实的元素,是现实中不存在,却让无数人类心驰神往。
能够学会个一招半式,说不定就能当一个超级英雄,惩奸除恶,仗义助人。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们都不是巫师,也无法练就盖世神功,更没法使用原力。
有时候,我们对邪恶无能为力。
现实中无法完成的,电影可以。
于是,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满足了世人对于邪不胜正的愿景。
《哈利·波特》、《星球大战》如此,《功夫》亦然。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社会动荡,黑帮横行的年代,其目的就是先放大邪恶的存在。
如此一来,当正义归来,击败邪恶的时候,才会更加地铿锵有力,大快人心。
开场为所欲为的斧头帮,就是邪恶的化身。
这种邪恶在现实中也存在,有些人就是目无法纪,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凭借个人的微薄力量,一时之间难以抗衡。
那要怎么办呢?
现实中,只能是等待群体和法治力量的降临。
电影中,无论邪恶多么令人闻风丧胆,当超现实元素强行让正义提前到来,也得狼狈认输。
功夫,就是维护正义的超现实工具。
猪笼城寨首战,三位功夫高手狠狠地教训了斧头帮,说明了时代再怎么黑暗,正义也不会消失。最多只是因为某种原因隐姓埋名而已了。
不过,功夫不完全等于正义,也可以被邪恶所使用。
就如同魔法有黑魔法,原力有黑暗面一样。
然后正邪双方展开正面对决,最后自然是邪不能胜正,满足观众的愿望了。
《功夫》做得很好的一点是,两条主要的故事线,都紧紧地绑定着“正义与梦想回归”的主题。
一条是猪笼城寨与斧头帮的恩怨;
武林高手现身,预示着正义回归;
那梦想呢?
苦力强、阿鬼、裁缝在告别时忍不住切磋,其实就是心中不灭的功夫梦在作祟。
包租公、包租婆的梦想随着亲儿子的死去而死去,不过阿星这个绝世高手的出现又让他们想起了儿子,重燃培育儿子成材的另一个梦想。
另一条是阿星的个人历程;
不同于《哈利·波特》的哈利、《星球大战》的卢克·天行者,《功夫》中的阿星的成长不是一路通往正义,而是在正义的路上折返,朝邪恶的那边走了一趟,才最终迷途知返,选择走回正义的道路。
这正好能够体现电影“梦想与正义回归”的主题,而不是“寻找并实现梦想与正义”。
阿星在小时候,就找到了正义和梦想。
他梦想成为一位武功高强的大侠,并且锄强扶弱,维护世界和平,实现正义。
但是,残酷的现实将他打趴在地,令他倒地不起,自暴自弃。
正义与梦想,因此丧失。
如果他处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肯定不至于会沦落到成年阿星的那种地步。
不幸,身处一个被黑暗笼罩的动荡环境,黑帮横行无忌,令他看不到实现正义的希望。
于是在电影开头,无论是大环境,还是阿星,正义都是丧失的。
故事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正义回归。
《功夫》在美国赢得票房和赞誉,还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并不只是依靠动作场面和功夫文化的。
拆分下剧情结构,可以发现,剧本有着很明显的三幕剧结构,这迎合了好莱坞的阅片习惯。
第一幕:
序幕引出斧头帮;
建置部分勾勒猪笼城寨的日常;
催化事件是阿星勒索爆浆;
第一个转折点,则是三大高手现身,证实功夫的真实存在。
角色的成长是要紧扣三幕剧结构的。
见到三大高手教训斧头帮,阿星内心肯定是百感交集,震撼万分的。
别忘记,阿星从小的愿望就是学武功。
然而他发现所谓的武林秘籍是假的之后,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梦想能够成真。
就算他中途溜了,不是亲眼所见,听闻斧头帮被打败是事实,也肯定知道了武林高手真实存在的事实。
这意味着在他会意识到,心中沉睡的梦想与正义,是有可能实现的,他不可能不起波澜。
周星驰却很鸡贼地留了白,没有交代三大高手现身后阿星的反应,而是直接跳到了斧头帮给阿星机会,让他杀一个人,就给他加入。
杀人,意味着彻底抛弃正义,投降邪恶。
也意味着,阿星要放弃心中的梦想。
他自然是办不到了。
第二幕:
为什么知道有武林高手的存在,阿星仍然自暴自弃呢?
因为生活上的一塌糊涂,让他意识到理想与梦想的差距,早已失去武林高手的信心了。
他只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柴。
要么去城寨拜师,要么混进斧头帮,两条路都能证明自己。
表面看起来,杀一个人要比练武功要简单地多。又由于小时候练武的心理阴影,那他便选择去杀人了。
第二幕引出了哑女芳儿这个戏份不多,却对阿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的角色。
她代表的是一种善良。
在中点场景,天残、地缺大战城寨三大高手后,阿星杀人不成,只好抢劫她来宣泄的时候,是全片最让人感触的部分。
赶走胖子老友,可以简单理解为出气,深入一层,可以理解为他已经选择了放弃杀人的念头。
芳儿亮出身份,直接重新点燃了他的童年梦想,令到他良心觉醒。
这时候他已经有回归正义的苗头了。
不过波板糖的破碎,预示着阿星依然会走向邪恶。
其实帮斧头帮去找出火云邪神,他更多是被动的,茫然的,未必是出于真实意愿。
毕竟之前得罪了斧头帮,拒绝的话,可能就要没命了。
他本心想当一个正义化身的大侠,加入斧头帮之后便发现并没有得到心理满足,反倒陷入了内心挣扎。
人有机会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总是难以抗拒的。
所以在第二个转折点,准备要“扬名立万”的时候,阿星做出了内心所向的选择。
而在此之前的一系列经历,已经令他的梦想和正义苏醒,他从痞子到英雄的突然转变并不算太突兀。
第三幕:
最后高潮戏就比较简单了,梦想和正义正式归来,并实践出战胜邪恶的结果。
有一点无聊的争议是,第三幕其实都是阿星自己的想象。
如果是这样,周星驰就不必费心在前面铺垫阿星是绝世高手的伏笔了。
胖子说阿星怎么每次受伤都没事,说明之前阿星受伤自愈不是一次两次,确实就是绝世高手。除非胖子也是阿星自己想象出来的了。
为什么阿星刚好就是绝世高手?
可能周星驰是想告诉观众,就算本身是绝世高手,放弃了正义和梦想,也会沦为一个连金丝眼镜男都打不过的废柴。
不放弃正义和梦想,说不定你就是拯救世界的绝世高手。
另外,周星驰拍《功夫》,可能多多少少是想完成自己的功夫梦。
整个故事是他个人的一次幻想,幻想自己成为绝世高手。
但在电影中,故事却不是阿星的幻想。
最后阿星变回小孩,更主要应该是想明确阿星找回了童年,找回了最初的正义和梦想。
一众武林高手混入人群中,代表正义融入的大环境,火云邪神从良,斧头帮被粉碎,世界和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