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事情,在我看来已经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因为在我高中的时候,我的学校就已经开始了禁止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禁止的命令是发出来了,但是效果怎么样呢?可见一斑,校领导、老师为了手机的事情可谓是和学生们斗智斗勇,一方面学校没收着学生的手机,甚至把收来的手机当众销毁,并严重到加扣学分和开除学籍的程度,另外一方面我们学生又以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为乐,然后找时机玩手机。学校规章制度是非常严格,上课、晚上睡觉都有老师检查,但我们学生总是能神奇的找到时间,玩手机。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在挨过漫长的等待,等到确定夜查老师不会再来的时候,然后兴奋的拿出那个稀罕玩意,看小说、聊qq,听音乐。用现在的话来讲真是“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很正常的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打瞌睡。关于带手机的事情,当家长的知道吗?答案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总体来说呢,知道的占多数。因为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因为学校把学生手机收掉后,好多学生请家长出面要回手机,甚至有一次因为学校把学生的手机当场销毁,学生家长到学校闹事情。
可见当时对于手机的态度,家长跟我的学校有些不同。到了今天我觉得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可以对孩子的家长做一个民意调查。无论学校如何禁止,手机仍旧生生不息。直到现在把这些事情提到国家的层面上,不过话说回来,既然问题来了就要解决。我高中的时候,当时的还有很多家长同意自己的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今天为什么更多的人支持这一禁止的建议呢?
科技的日益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而且日益明显。从微博的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愿意学生带手机的原因大概可以分析一下:孩子过度沉迷于玩游戏,当游戏从电脑端转移到移动端以后,”小学生“可以说成为了一股不小的力量。就比如现在还火着的”王者荣耀“、”吃鸡“等等的游戏,充分的占据了人们的碎片时间。小孩的自制力比较差,很多沉溺于玩游戏,耽误了学习,加上游戏中的一些误导元素很可能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建立。另外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工具软件的诞生和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使得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不经过太多思考,直接搜索到答案。总结下来这说是作为广大孩子家长的的两大主要的担忧。
问题是很严重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呢?我觉得不是禁止中小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那么简单。且听一个故事:一位面试考官问三个司机的应聘者,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远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故事告诉我们躲避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诱惑。而现在的禁止中小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表面上是这种按照故事的逻辑来的,但仔细想想,远离了吗?校长老师也会把智能手机带到学校,孩子总是能看到的。而且回到家,自己爸妈也有手机,他们也会玩,或者说在家里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孩子远离诱惑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如果说禁止带手机是合理的,那么这些来自家长老师的行为,算不算是软暴力呢?
为什么说是软暴力?我把其定义为暴力是有原因的。很久以前看到人们定义梦想说:梦想是一个人还没有得到或者早已经失去的东西。这个积极的一个方面,使得梦想催人前进。其实那个道理放到诱惑上同样适用。那种感觉就好像,你非常喜欢玩手机,但是因为条件限制,你只能看着我玩手机,相比于非常喜欢玩手机但没看到会有更大的折磨。换个说法就是你饿的不行了,然后看着电视上放着美食的广告,那将会加剧你的饥饿感。学生们看到看到老师家长们可以用手机,看到别的孩子可以偷偷的玩手机,自己玩不上,会发生什么?他们也许说不出太多华丽的话来,但是在他们的心里会想”凭什么你们都能玩手机,我不能玩,况且我本来能玩上“。如果现在你在人群里,放下你的手机抬头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场景,你会想去拿手机吗?玩不到手机,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加剧你的孤独感,让你更想去玩手机?
大人们尚且如此,小孩子不一样吗?如果说要禁止小孩子把智能手机带到学校,那么也请把环境里面的所有人禁止带智能手机吧。问题当然不是这样解决的。就如同原来看社会调查《对话杨永信》网瘾少年的问题一定就在孩子身上吗?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后来白纸被涂了颜色,是什么原因呢?那些父母让孩子戒网瘾的做法,就是强行把孩子身上与自己不同的颜色改回来。那样就把问题解决了吗?这和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有的做法有多大差别呢?
玩手机目的是为了娱乐,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又是孩子的权力,如果这个禁令出台,那不相当于从某种角度全盘否定了孩子玩的权力了吗。玩并不是问题的本身,我们实际上要求的是玩的时候痛快的玩,该放下的时候,能痛痛快快的放下,该思考的时候思考。从我们中国文化中有传承“一”的思想,意思就是要一个时间专注的做一件,才会才会更有效率。即使我们再怎么禁止孩子玩手机,他们也会偷偷的玩,最后导致,玩的时候心惊胆战,不能痛痛快快,光明正大的玩,便会一直玩不够,然后偷取学习的时间玩游戏,学习自然也不会有太高的效率。
“倘若你想要征服世界,你就要先征服自己”。一个人的成功关键在于自控,同时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学校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让孩子一方面痛痛快快的玩,一方面能正确认识到过渡沉溺于玩游戏的危害,能够放的下。这样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正确的处理娱乐于生活的关系,处理好娱乐于工作的关系,做到自控,成为一个强者。萧伯纳曾说过“自控是最强者的本能”邓小平说“要从娃娃抓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