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日一本书,就从刻意练习开始!
从书中了解到那些被视为天才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成功都遵循着一种黄金法则,就是刻意练习。研究证明天才的唯一秘诀在于练习,很多人一样地努力学习、练习,为什么成不了天才?答案在于练习的方法:1.明确目标,有长期和短期。2.专注练习。3.练习得到反馈,这点很重要,无论你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4.走出舒适区,如果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走出来以后也许会碰到瓶颈,这是非常好的锻炼时机,让你去思索更好的方法。所谓瓶颈,更多时候只是心理层面的障碍,事实上怎么样?事实上你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适应力是远超一般人认知的,你只是动机不足罢了。
其实人类的身体与大脑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的,人类的潜能可以被构筑的。

这里提一个关键词:心理表征,它是一种与我们大脑中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观点、信息或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举例,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看到”那幅画。又比如提到“狗”,但假如你从来没见过狗,那么狗的所有特点都只是无意义的标签和数据。但是当你养过狗,那么所有的信息都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概念之中,由狗这个词来表征。这就是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能够创建更加有效的提高心理表征。区分杰出和普通的依据就是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心理表征,杰出人物是如何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想要了解这一相辅相成的过程,就要了解学习的黄金法则:刻意练习。以及刻意练习的标准
要变成杰出的小提琴家,必须专注地练习,没有什么捷径,没有人不需要或少量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几乎没有人能够不通过10年的刻苦研究,就能达到大师级的水平。
曾经广为流传的一个概念:只要你在任何事上花一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一万小时法则和刻意练习是肯定的,只是不见得人人都能成为该行业的专家。练习方法和标准起着重要作用。
日常训练和实战训练,两者获得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职场人缺少时间,最好把工作本身变成练习,在工作中边干边学。
作者强调,你的才能是取决于你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你知道什么。要注意区分知识与技能的区别,一直以来关于学习,人们的关注焦点几乎总是知识,但在职场,在刻意练习中,我们应该聚焦于绩效和表现,毕竟最终衡量你水平的是能不能够做好某件事,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至于知识,只是让你更清楚!
不以结果为导向的努力都是伪努力!
接下来这是重点:能够让人们坚持练习的,是动机。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的理由。
刻意练习并不复杂,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优秀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
根据刻意练习的思想,我的刻意练习目标是一日一本书,一日一本,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走出舒适区的状态!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