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的人生态度是“不争”,不去争夺、不去强求、不去勉强,这些都是“不争”的表现。而想要做到“不争”,就要学会“知进退”。
《道德经》的第七至第九章中,都在讲“知进退”这一件事情。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讲,做人要“知进退”,但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就是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争而不知让。
老子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思想家,他注意到这个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争与不争、进与退、强与弱,都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具有相等的力量,两边都不能忽视。
可是大家往往会忽略掉其中的一个侧面,忽视“不争”、“退”和“弱”的价值,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特别地加以强调。
在第七章里,老子先从天道讲起,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是说,天地之所以能长长久久,就是因为天地不自私、不只是只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能长久。这是“天地之法”。
接下来,老子把话锋一转,开始讲“人”。原文是:“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有智慧的领导者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这样才被大家乐推而不厌,乐于接受他们的领导;不贪身外之物,才让自己有更好的存在状态。
这里的“圣人”,可以理解为领导者,因为《道德经》在最一开始就是写给帝王、大臣、士人这些人的指南。圣人能够效法天地之道,在做事、做人中,能够知进退、懂分寸,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所以,“天地之法”就转变成了“圣人之道”,知进退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它既是天地之法,又是圣人之道,值得我们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之前,老子之所以会强调“知进退”,尤其是强调其中的“退”,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只想着“争”,而忘记了“不争”。接下来,老子就把这个思路延伸下去,提出了另一个著名的观点:“不敢为天下先”。
这句话虽然很有名,但也给老子带来了许多非议。很多人批评老子,说他太过消极,没有进取的精神,他说自己不敢为天下先,那就是让我们都做“缩头乌龟”,遇事躲起来,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
其实,这是对老子的误解。韩教授指出,我们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遇到事情你就缩头,不敢承担责任,不敢挺身而出”。
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懂得谦让,遇到好处遇到利益的时候别都抢在自己手上,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要懂得先人后己,这样才能够成长。
而我们如果把这句话和前面说的“知进退”、“不争”结合起来,就能发现,老子之所以会说“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是意有所指的。
正是因为太多的人想着“为天下先”,去争名夺利、拼个你死我活,所以老子才想要扭转这个局面,给人们“降降温”,提倡“不争”、“不为天下先”,以此来获得一种更好的平衡。
不争的同时,要注意不能盈满。
“平衡”,是理解《道德经》的一个关键所在。老子的许多观点,写在纸面上看,都显得有些“极端”,说的话好像都有些绝对。
其实,他的目的并不在于绝对,而是要通过对一个极端的强调,来纠正和扭转现实中的另一个极端,这样两边的力量产生交锋,互相冲击,最终就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道德经》的第七到第九章里,老子一方面强调“不争”,说这是“天地之法、圣人之道”,另一方面又说,在不争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盈满”。
在第九章的开端,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里的“盈”,就是盈满,“已”,就是停止,就是适可而止。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求盈求满,又想一直把持,反而不如适可而止、找到恰当的位置。
韩教授认为,这里讲的就是“凡事勿求满”,就像孔子所说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样,吃东西不要吃撑了,不要吃得太饱。
另外一句老话“满招损,谦受益”,也是在是讲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