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马钰,让每个生命熠熠生辉
----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金庸武侠小说里面,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郭靖形象鲜明,他出生于靖康之难中,父亲死于战乱,母亲带着他颠沛流离一路到大漠,在那里救下成吉思汗的儿子并赢得了成吉思汗姑娘的芳心被封为金刀驸马。
郭靖的师傅是江南七怪,他们一心想让郭靖练好武功为父报仇,同时能赢得丘处机的徒弟杨康,所以日夜教授武功,几个师傅轮番上场,但是郭靖就是不得要领,后来全真教马钰路过教授郭靖武功心法,从此他的武功突飞猛进,并最终在华山论剑中胜出。好师傅非常重要,愿我们都能成为马钰,让我们的弟子熠熠生辉。
1大概念很重要
丹尼尔说:知识的目的是用相关联的事实解释一个中心概念,而不是建立知识清单。概念的划分方式有很多,为了使大家不困于概念的漩涡,我们把概念分为:基本概念(就是一些小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学科大概念、学科思想或学科理念。这四个概念中基本概念像砖,核心概念像梁,科大概念像框架,学科思想像魂。(就像写作文,重要的是立意)。
通过七月共读我们知道:大概念就是反应专家思维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核心、高位、生活价值、可迁移、需要协同思维这五个很重要的特性。有人把它比作车辖指出其重要性,有人把它比作锚点,指出其能迅速定位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比较丰富,以概念、观点、假设、结论等形式呈现,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一般理解。
核心概念它具有统领作用,既是一个联结学科内容的支点,也是单元设计的中枢。历史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居于学科中心,是从众多具体史实或概念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概念或原理,具有统摄相关具体史实或小概念的功能,还可以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之中,更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关联的概念、命题或原理,能够反映出学科的本质特性,是最上位、最核心的概念,居于统领地位。
核心概念的提取路径,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老师们多从教材分析中提取。
核心概念、本质问题和概念地图有何关系呢?
本质问题是与核心概念相配套的,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
概念地图的创建通常由本质问题推动,通过本质问题,激活相关的案例、经验和情境,引出概念和观念,形成大概念。
概念地图呈现完整的观念比较困难,通常用关键词或短语来描述概念与概念,概念与案例之间的关系。
2核心概念的提取
我以八年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为例,先来说一下核心概念的提取。
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亟需开拓市场,他们把眼光就瞄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带来民族的抗争和自救,那么来了这么多的史诗如何提取核心概念呢,从教材单元题目,从一二单元导语第一段最后一个词,它是个高频词;从四课内容上,也显示了由危机意识到危机加深到全面危机,所以就把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界定为“民族危机”,简称“危机”。
前面说了本质问题就是与核心概念相配套的,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那就不难确定单元本质问题:
(1)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遭遇并加重危机】
(2)近代中国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应对危机并得以突围】
对标看看本质问题提法是否正确,它有三个标准:
A对准单元目标,体现专家思维。
B链接现实世界,引起持续研讨。
C唤起学生兴趣,适合学生水平
围绕本质问题,经过概括和抽象,得出这样的单元大概念:
(1)先进文明【外来、内部】冲击引发社会转型。
(2)民族危机促进社会探索。
再进一步精炼一下:危机促变革 。
高位的概念为什么这么重要?基本概念像砖,核心概念像梁
学科大概念像框架,科思想像魂(文化立意)
鸟巢设计师是瑞士的,水立方设计师是澳大利亚的,广州小蛮腰设计师荷兰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美国人,大玉米是日本人设计的,。大于民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过去的大渔村变成了一个北方的水系,河南是粮食大省,玉米体现了中原人民朴实勤劳,设计的形状出自中国最早的佛塔---是少林寺的嵩岳寺塔。设计师着眼在全局,工程师着眼在每一栋楼的框架是否和整体相搭配,技术人员眼里是一层层的楼,施工者看到的是一个钢板一个个螺丝。
同时,危机也是一个可迁移的大概念,魏老师讲英雄之路就是从遭遇危机开始的,我们教师的成长不也是从遭遇危机开始吗?当你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只要不怕,寻找路径,遇见高人你就可以突围呀。--危机代表变革!
由此看来,“危机”这个核心概念是上位概念,可持久性, 可迁移,具有生活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