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外党·异域人文话语空间人物
美国人的故事: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4)

美国人的故事: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4)

作者: Jack老钱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1:52 被阅读10次
石墙杰克逊

如果把美国当成风雨飘摇中的一艘船的话,在踏上甲板的一瞬间,林肯,这位船长从夜色中向窗外望去,他能看到什么呢?他能看到那些善良的人民在忧心忡忡吗?他能感觉到人民正在揣摩新任总统的能力吗?

远处,波托马克河就像是海岸线,林肯站在窗前就能感到,对岸的敌人已有了规模,他们有堡垒、金钱、军队、和激情。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在几星期之后他们就要动手了。林肯也许在想,我到底是白宫的主人还是白宫的囚徒呢?

林肯必须保住首都,联邦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内战全面暴发的前几个星期里,把一万人的部队开进了华府。为了首都的安全,马里兰州实行了军管,林肯给予军官逮捕他们认为可能对联邦有潜在危险的平民,还授权军官有权未经审判拘留嫌疑犯。

这项命令违背了公民的两项宪法权利:一是侵犯了公民未经正式指控之前的自由;再就是一旦受指控要立即接受审判的权力。最高法院大法官给林肯去了一封信说,宪法从未授予总统暂停公民行使这两项权利的权力。对此,林肯说,为了不让合众国继续分裂,他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否则马里兰州就会脱离联邦。

另外还有三个蓄奴州留在了联邦,它们是肯塔基、德拉维尔和密苏里州。肯塔基和密苏里州内有人支持南方。林肯要求肯塔基站在联邦一边。林肯为此派人到肯塔基州组织民众支持联邦,要求报纸发表声明支持联邦,联邦发给民兵发武器和给养。在当时,林肯希望这些努力会赢得肯塔基人民支持他所领导的战争。肯塔基最终留在了联邦。

密苏里的情况更为严重,州长想尽办法让该州脱离联邦,在讨论这一问题的会议上。大多数人反对脱离联邦。州长组建了军队,联邦政府则组建了民兵,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最后,联邦军队占领了州政府,才使密苏里留在了联邦。

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懂得这场战争的严酷前景,林肯也不清楚。这少数几个人中有李和联邦军队总司令司各特。司各特为联邦军队制定了一个完整而且有效可行的战略计划,“蟒蛇行动”:占领里士满;封锁南方港口;进入密西西比河,将南方一分而二,然后击败南军。

蟒蛇行动

司各特认为内战是一场持久战,他打算用一年时间做准备。只有司各特知道,尽管北方人力物力资源充分,但未经训练的军队,根本不是南军的对手。司各特还要建立补给系统,为部队提供枪枝弹药。

但绝大多数北方人觉得司各特老了,怯战了。大多数北方人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只要从华盛顿向里士满来一次强行军就可以打败南方了。

内战爆发几个星期后,邦联就把首都迁到了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在戴维斯启程去里士满的前两天,联邦军队进入弗吉尼亚。一个月内,又有大量联邦军队进入弗吉尼亚州,准备在马纳萨斯(又叫奔牛河)会合与南军进行会战。

联邦弗吉尼亚战区统帅欧文·麦克道尔将军,西点一八三八年毕业生,炮兵出身,战前刚升为少将。麦克道尔很清楚,他手下的三万五千名将士毫无作战经验,为此他一直在抓训练。但林肯等不得。七月九日,麦克道尔向马纳萨斯进军。

南方此时也在加紧备战。一八六一年五月,戴维斯封了邦联五虎上将:库伯、阿尔伯特·约翰斯顿、李、乔·约翰斯顿和博瑞加德。库伯负责军队的管理。阿·约翰斯顿为西部战区统帅,博瑞加德和乔·约翰斯顿在东部各带一支部队。李是戴维斯西点的同学,很受戴维斯的信任,戴维斯把他留在了身边。

和同学麦克道尔一样,博瑞加德的南军同样缺乏训练。但南军手中有一个可以致北军于死命的秘密武器:女间谍罗斯·奥尼尔·格林豪太太。

七月初,罗斯给南军送来了北方军队将要进攻的消息,罗斯还送出了一张参院军事委员会用的地图,图上标出了北军将怎样到达马纳萨斯。

七月十六日,罗斯送出了一张纸条。当晚,博瑞加德将军收到了这张字条:“麦克道尔得到的命令是今晚进攻马纳萨斯。”

军中宿将乔·约翰斯顿,很清楚时间的重要性,他在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车运送部队。约翰斯顿手下的四个旅中的一个,花了一天时间,于十九日晚,到达马纳萨斯。

第二天,博瑞加德将该旅放在左后方,作为预备队。该旅旅长是一位冷酷的弗吉尼亚人,三十七岁的托马斯·杰克逊,他的部队是双方军队中最守纪律的。

七月二十一日,内战的第一场战役打响。因为是星期天,从华府来了很多人观战。但战场被树林挡住,在山上观战的人只能隐约看到一点战斗场面。一开始,北军进攻顺利,麦克道尔的主力推进到南军的一侧,并利用炮击迫使南军后撤,南军的防线就要被突破了,士兵们开始后退。南军除了哈瑞高地上顽强坚持的杰克逊旅外,乱成一团。这时,南军乔治亚旅的毕将军向他的部队喊道:“看,杰克逊象石墙一样站在那里!让我们象弗吉尼亚人一样坚守阵地!”由于杰克逊旅的顽强抵抗,南军不再后退了。战斗异常惨烈。

约翰斯顿的最后一个旅于中午赶到,力量对比的变化,让北军失去了战斗力,开始后撤。麦克道尔和军官们无法阻止退却。溃退的北军,扔下手中的枪械,只顾逃跑,有些士兵一气跑到了华盛顿。这是一次大溃败,这次失败让北方和林肯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支经过训练和装备良好的军队。

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一八六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林肯把重建部队并训练士兵的重任交给年仅三十四岁的乔治·麦克莱伦将军。麦克莱伦掌军后,很快就组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短暂的平静后,北军发起了向南方首都里士满的进攻。这是一个对北方极有利的作战计划,可惜因麦克莱伦的怯敌和李及杰克逊的应对而功亏一篑。“石墙”·杰克逊在杉安道河谷用不到三万人的南军,击溃了十万北军。此役至今仍是各国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案,此役是如何向最需要的地方进攻的最优秀案例。

此后,七棵松一战,南军统帅乔·约翰斯顿重伤。南军五上将中,除了李之外已无人可用。一直碌碌无为的李临危受命,在七天战役中以连续进攻的方式,以少胜多,打得老部下麦克莱伦毫无还手之力,只得退守海岸。此战李打出了名将风范。

多次失利后,林肯意识到遥控部队的弊端。于是,放弃了军事统帅之梦,任命约翰·波普将军为弗吉尼亚部队的统帅。

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中,波普的北军再次败给李和杰克逊。李接手南军几个月后,南方面临首都旦夕可下的困境消失了。不仅如此,李和杰克逊还击败了两支强大的北军,这些奇迹来自两个弗吉尼亚人。作战计划产生于李的出类拔萃的头脑,弗吉尼亚战场上,李已没有对手了。

一八六二年九月四日,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结束仅四天,李就渡过了波托马克河,进入了马里兰。

九月十七日,在安特提姆河展开了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一天内,南军战死一千五人,伤八千人,失踪一千人。北军战死二千一百人,伤九千五百人。双方伤亡总数达二万二千七百人,是美军战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天。比十九世纪美国其他战争的伤亡总数还要多,诺曼底登陆美军的伤亡跟这一天根本无法相比,这个记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安特提姆河之战结束后,林肯再次撤了麦克莱伦的军权,也让林肯下决心,在九月二十二日签署了《废奴宣言》:如果在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之前南方各州不回联邦的话,他们的奴隶将永获自由。从这一天起,这场战争由内战变成了为自由而战。从此,北方站到了道德的高度,欧洲列强无法公然干涉,南方得到国际援助的希望永远破灭了。

南北双方从此彻底决裂,没有了讲和的可能。从《废奴宣言》生效的那天起到内战结束,二十二万黑人加入北军,占北军总数的百分之十,主要在西部战场,死伤近七万。海军主要靠的是黑人。《废奴宣言》为联邦换来了二十多万铁血战士。内战不是废除奴隶制的战争,但《废奴宣言》是联邦胜利的关健。

一八六三年元旦,北军的失利,让林肯疲惫不堪,灰心丧气。上午,林肯忙于接待来访的客人。下午,林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对等他在宣言上签字的国务卿西华德的儿子说:“有生以来,我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到那么安全。不过,我刚和那么多人握手,握得胳膊又酸又麻,有些不听使唤。将来会有人仔细看我的签名,如果他们看出我在签字时手有些发抖,他们一定会说,原来林肯当时还有顾虑啊。不过,无论如何,字我是签定了。”

在签署宣言的最后一刻,林肯仍在怀疑这一决定的正确性。但林肯很清楚,这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预见到,这个战时措施不久会成为一种新理论。《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中的基本思想会因此得以光大。林肯知道,宣言将使那些受到不公正奴役的人们获得自由。所有黑奴都将甩掉锁链,成为自由人。也包括林肯在南方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女黑奴。于是,他坚定地握住笔,慢慢地写下了:亚伯拉罕·林肯。

  •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wiki
  • 2010年10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人的故事: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c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