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核舟记》第二课时

《核舟记》第二课时

作者: Li三金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00:33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同学们,在开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种“绝技”,也就是微雕。

老师给大家展示的这些微雕,都是依托我们现代工艺做出来微型世界,它们的造型足以震撼我们,但是在传神方面,比起我们几百年前民间艺术家王叔远的技术,还是略逊一筹。

好了,还是让我们直接走进魏学洢笔下的《核舟记》吧!

在昨天学习的基础之上,让我们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齐读后……

读罢此文,如果让你为外国友人介绍这只核舟,你是否能准确地把相关信息提炼到这张名片里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说!)

这是我们对核舟的一个初步感知,我们知道,核舟的制作者是王叔远,给我们介绍核舟,并且写下《核舟记》的作者呢,是魏学洢,《核舟记》又是魏学洢的成名作,那么魏学洢又是如何介绍核舟的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研究它的写作顺序。

是的,这篇文章有两个顺序,一个是文章的整体顺序,一个是介绍核舟的顺序。文章的整体顺序是总分总,也就是逻辑顺序。介绍核舟的部分是空间顺序。

我们有同学在预习单里问老师,老师,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来介绍呢?让我们想想为什么呢?(叫同学分享)

是的,这是作者为了突出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也就是先主后次的顺序。这是魏学洢给我们介绍核舟的顺序,那么我们读了他的介绍,会怎样呈现呢?让我们看看我们同学笔下的核舟。

(展示同学的作品。)

我找同学说说他当时画核舟时都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王崇屹介绍)

是的,崇屹说了,放大了十倍画都觉得很困难,都不知道王叔远是怎么做到的。下面让我们看看魏学洢是如何评价王叔远的技术的?

(大家一起说。)

那么,奇巧在哪里了?灵怪又在哪里?

接下来我们小组讨论两分钟。各组分享成果。

老师听出来了,王叔远的技术高,高在哪里呢?高在它的材料小,却能雕刻丰富的内容,而且还能把内容雕刻得传神、精致。这就是我们认为王叔远技术高的原因。那么这些信息都是谁传递给我们的呢?是魏学洢,那么再回到我们的问题,魏学洢是如何介绍核舟的呢?好,我们再讨论两分钟。

王叔远技艺高超,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奇巧,就是灵怪。奇巧说得是人工的技艺水平,那么,灵怪大家说这还是普通的人工技艺水平吗?不是吧,那是什么呢?是的,天工!巧夺天工,仿佛不是人力所为,而是一派浑然天成!但如果没有魏学洢巧妙生动的语言,可能我们也无法通过文字来了解几百年前的文物。所以,与其说王叔远的技艺巧夺天工,不如说魏学洢的语言又为它锦上添花。

结合我们给核舟做的名片,以及同学们用心画的核舟,我们发现,是因为魏学洢笔下生动的描述,让我们更喜欢《核舟记》这篇文章,那么魏学洢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

是因为这是王叔远送给他的礼物,因为这里面有友人的情谊在啊,加上核舟的精美,就让魏学洢更喜欢这只核舟,这只核舟倾注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啊!

此刻让我们看一看魏学洢的生平,魏学洢是明末出名的孝子,他出身于……

就在生命中一段难以逾越的晦涩时光里,王叔远把这只核舟总给了他。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王叔远送给他这个主题的核舟有什么用意吗?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我们在人间词话里学过苏轼,老师先不给大家资料,看大家自己能不能想出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进行讨论。

(叫同学交流。)

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是在苏轼乌台诗案之后……

王叔远希望自己的朋友也能像苏轼一样……

最后老师也把来自核舟的美好祝福送给大家。

相关文章

  • 《核舟记》第二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在开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种“绝技”,也就是微雕。 老师给大家展示的这些微雕,都是依托我们现代工...

  • 《核舟记》微课相关素材

    《核舟记》 ——统编...

  • 《核舟记》课堂实录(王荣)

    《核舟记》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说明:本教时为第二教时。据执教者讲:第一课时,主要是教了一些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介绍...

  • 核舟记

    伊万关闭电脑,趴在了桌子上,用手遮住了脸,心里倒数了十个数。此时眼睛才传来一阵针扎般的痛楚,待伊万对此麻木...

  • 核舟记

    核舟记 注解 明 明朝 奇巧 手艺奇妙精巧 曰 名叫,叫作,不能译成说 以 介词,用 径寸 直径一寸 之 结构助词...

  • 《核舟记》

    《核舟记》一课,我也是从“奇巧”二字切入。 小小核舟上刻有如此丰盛的内容,精雕大师王叔远的确是“奇巧人”。 故,初...

  •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诵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及句式。 2、把握内容,学习用空间顺序介绍物品。 3、品析关键句,认识我国古代...

  • 《核舟记》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48.生动活泼地导读——《核舟记》教例评析 导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粗读课文,正音上口。 ...

  • 核舟记

    明朝有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

  • 核舟记

    今天,我们讲《核舟记》。《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经典作品。我该怎么去处理这一课呢?我听着别人讲的课,同学们配合度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核舟记》第二课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tq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