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olly
女:“老公,我不是说过了吗,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不要回家还一直黏在手机上,我知道你工作很忙,但是我不能让孩子过伪单亲的日子。”
男:“你觉得我在手机上都在玩游戏啊,你明明知道我现在创业,每天事情这么多就是做不完啊,哪像你可以跟你那些没在工作的朋友们喝下午茶。”
女:“你觉得我生活很容易是不是,你下次陪我一整天你就知道了,我从早到晚不会比你轻松的。”
男:“问题就在这里了,你觉得你的工作累就要我帮忙,那你有想到我工作需要什么吗?你帮得到忙吗?我的事情你不能分担就算了,你还要我分担你的事。”
女:“你怎么能说这只是我的事,这也是你孩子啊,家难道不是你的吗?”
男:“请问一下,家里没有钱,呆在家里有什么用,我是在外面挣钱养家的,你不要忘了。”
女:“好好好,你最伟大,反正你什么都有理由就是了。”
男:“哎,你真是不可理喻。”
以上对话出自刘轩(《我是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作家刘墉之子)的网课情景剧中,其实这样的对话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并不少见,家人本是最亲密的关系,但冲突往往也更多。为什么有的家庭关系紧绷,气氛压抑;有的家庭则能做到其乐融融,气氛良好呢?
先回过头看以上对话,第一句话可以看出虽然女方的重点在于希望男方多陪伴孩子,但充满了指责,而男方紧接着的回答里重点在关于手机的问题上,并反过来指责了女方。这样的对话继续进行,想不吵架都很难。
试着改变一下,如果女方说:“老公,我最近管家里跟孩子,真的觉得很累,我知道你工作很忙,但我需要你帮我每天晚上看看孩子的作业,好吗?”这就符合刘轩介绍的说话原则了,即描述自己的感受,说出对对方的理解,再明确提出要求;或者男方一开始的回复是:“你会说伪单亲,还真是挺严重的,我可以怎样帮你让你比较不累呢?”无论是哪一方改变,都有很大可能避免争吵,顺利进行沟通。
看到这里,也能想到为什么不同家庭的氛围大不相同了,实际上纠纷往往是沟通方法错误引起的,因此能否使用正确的沟通方法直接影响着家庭氛围的好坏,何谓正确的沟通方法?我强烈推荐从《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学习。《沟通的艺术》当然不仅仅涉及家庭沟通,这本书适合任何希望学习沟通的人群,在我们接受教育的历程中,对于如何沟通一般不会特意开设课程,但沟通的重要性在开始恋爱、工作、组建家庭之后逐渐凸显,选择一本畅销40载,再版14次的权威沟通教材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译者之一黄素菲在译者序里写道:“家人沟通需要技巧,本书提供了宽广的视野以使你增加对对方的了解,特别适合运用到家庭沟通中。”
01
“亲密关系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或者哪种文化中,都可能是一个人生活满意度和情绪幸福度最重要的来源了。”(Peterson 2006)
亲密关系主要指家人、爱人、友人三种语境,家庭关系则包括了夫妻关系,父母和孩子相互间的关系。最近阅读《沟通的艺术》,在无形之中影响我去关注与沟通相关的例子,尤其是家庭沟通方面,前几天看剧,剧中父母吵架后,母亲摔门而出,父子俩进行了一次谈话:
儿子:“为什么你们俩的关系一塌糊涂?”
父亲沉默了一会问道:“你觉得我们真的很糟糕吗?”
儿子:“你经常工作太忙不回来,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我总感觉你不太在乎我妈。”
父亲:“不是,就是因为我太在乎她,我怕跟她发生冲突,所以我宁愿回避她。”
这说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感受,我们接收到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来自家人,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比如父母的婚姻关系,看待事物的态度都会影响孩子,有效沟通则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02
虽然争吵也是一种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并不有效,反而会推开家人之间的距离,长此以往,最怕的是一方已经筑起一道墙,不愿意再沟通。书中对于有效沟通的定义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的目标。(Spitzberg 2010)
任何关系都是双方共同创造的,这也意味着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沟通者往往是带着目标进行沟通的,那么能做到有效沟通的家庭自然氛围良好,关系融洽。首先,谈谈同理心以及如何加强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这个能力太重要了,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同理心是最重要的沟通能力。(Wiemann & Backlund 1998)
我刚结婚的时候,对于从恋爱转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状态,是有不适应的,而他工作太忙,我需要忙家务做饭,我偶尔跟他抱怨说家庭生活挺费神的,他倒不觉得,毕竟他工作也很累,我工作相对轻松得多。我也不辩解,而是约定某个周末由他全权负责家里的卫生和做饭,在那两天中,他问了我无数个问题,比如某样东西放在哪了,马桶要不要刷,衣服要不要分开洗,吃什么菜,怎么搭配菜等等,我都一一回答了,两天之后我们再谈,他表示操持一个家真的不容易,以及他之后会力所能及地帮助我分担家务。
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谈话,他不一定能真心理解我,而通过行动学习同理心,让他站在我的角度来体验,通过亲身经历达到感同身受。同理心的重点就是要用对方的观点设身处地地思考他的处境进而感同身受。作者介绍了枕头法来帮助我们增强同理心,如图:
一个问题,就像枕头一样,有四个边和一个中心,当在家庭中遇到沟通问题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认为我对你错,即立场一,但这样看问题并不全面,因为对方也是同样的立场,这就直接导致沟通难以进行,试着从每一个不同的立场看看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而不是努力说服对方完全认同自己。运用枕头法既能增强我们的同理心也能帮助解决问题。
03
其次,有许多研究支持适当地表达情绪更有价值,懂得如何表达情绪的人,比不知如何表达的人健康得多,总是隐藏情绪而不表达出来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如气喘,心脏病等。这里的重点在于适当二字,过度表达情绪的人在激动时,血压会升高不少,对健康也无益。
有效表达情绪会增进家人的关系,比如我们遇到家人不回信息不接电话的时候,通常我们感觉到的情绪是混合的,既担心对方出事,又生气对方不及时回复,夫妻之间还会有恼怒对方不在乎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通常只会表达其中一种,且往往是最负面的那种情绪,那么对方的反应可能也会相对负面。
不妨试试书中介绍的“想象沟通”,预先演练要说的内容和对方的回应方式,说话前做到深思熟虑,用对方最有可能接受的方式适当表达自己的复杂情绪,以求达到有效沟通。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增进关系的角度,都可以看出适当表达情绪都是有益的。
04
“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季蒂昂的芝诺
┃少说话:既然想要了解家人的意思,就要避免自私地抢夺说话的机会一味表达自己的想法,要给家人保留说话的空间,适当给出你的反馈;
┃摆脱注意力分散:家人进行沟通的场所自然以在家为多数,那么在沟通时保证不被打扰,避免外在因素(比如电视机、手机、音乐播放器等)和内在因素(肚子饿、身体不舒服、想着其他事情等)的影响,沟通起来会更为顺畅;
┃不要过早评断:这个常识每个人都知道,但却不易做到,确保听到对方的所有信息和意思之后,再去评论,即使是家人,一再打断和随意评价也是不利于关系的正向发展的;
┃寻找关键意思:比如很多子女认为父母唠叨,对父母没有耐心,但如果仔细倾听,能发现他们的话也是有重点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倾听找出对方的中心思想,进而达到有效沟通。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在于他能得到什么。”我倒是觉得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家庭关系,这不是说要你牺牲什么,而是我们那么热爱家庭,渴望良好的家庭关系,却往往希望家人先改变,为何不尝试从自身改变进而影响家人呢?学习用同理心理解家人,适当表达情绪并做到有效倾听,家庭沟通质量提升,家庭关系更融洽,何乐而不为。对于想要学习沟通方法的人,诚心推荐阅读《沟通的艺术》,其丰富和实用程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