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想写写关于钱的话题的想法,钱到底是什么东西?钱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想探根溯源,我觉得钱的本质能说明一切问题,关于人类生活的问题;关于人性的问题。
钱的本质就是交换,早期原始社会没有钱,因为原始人不需要交换啊,也没啥可交换的啊。那时候的人和动物一模一样,必须群体行动,否则没法儿生活下去,单打独斗是绝对不行的。蛮荒地带,野兽出没,环境恶劣,脑瓜子还不灵光,打不过老虎斗不过狮子,怎么生存?只能抱团儿取暖啊,和狼群没啥区别,一起捕猎,一起分赃。
又过了几万年,人越来越厉害,会使用工具,会思考,对付其他动物办法越来越多,经验很丰富,又有了十八般“武器”,而且学会了种庄稼,养“宠物”,靠天靠地,也能吃饭,不用游猎了,找块地,弄个小院子,围起来就能活下去啦。有的地方养羊,有的地方捕鱼,有的地方种粟,有的地方种果。养羊的,不能天天吃羊啊,听说谷子好吃,就和种谷子的换,我给你一只羊,你给我几把粟;我给你捕条鱼,你给我一筐果。这就有了交换!
又过了几千年,人越来越多呀,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呀,有人会织布,有人会打铁,有人是木匠,有人爱唱歌,交换的人越来越多呀,而且不是一对一的交换。我又想要布,还想换我的锄头,我还想换把小板凳儿坐着听会儿歌。那你想啊,古人背着一大把锄头,拿出一把换了一捆布,背在身上又换了个小板凳儿,跑了山路十八弯,听妹子唱了支歌,累不累呀!所以古人就发明了集市,约定在某一天,在某个地方,大家伙儿带着自己的东西,都来啊,各种换。过了一阵子,还是不行啊,你那锄头,随时可以换呀;我的羊肉,一天不吃就坏了。我给你一把锄头,你给我一个羊后腿。这羊后腿,我吃了两三顿,没了;那把锄头,你用了一年,还能用。我还想吃肉啊,你又不拿羊肉换我锄头,这不行啊,得想个办法啊,找个什么东西替代一下啊。所以钱就登场啦!
拿什么当钱呢?最开始是海贝,为啥呢?放不坏呀!不会烂,不生锈,便于携带啊,还好计数。你给我,我给你,不损耗啊。所以以后大家不用拿锄头羊肉直接换啦。你有锄头先换成贝壳壳,再拿贝壳壳买你的肉去。想啥时候买啥时候买,想买多少买多少,不怕没肉吃了,这多好啊!钱真是个好东西!
以后就有了铜币,银子,金子。好使,又放不坏,可以交换,可以流通。这是硬通货。
人很聪明啊,交换的东西越来越多呀,带一箱箱的金子银子,累人啊!太重了,不方便。所以,纸币就来啦。
以后连纸币也不用了,都成了数字了,你所有的钱都在一个账号里,啥也不用带啦,刷你的脸就行。
“老板,来盘猪头肉!”
“好嘞,二十!”
“记我脸上!吃完一块儿刷!”
说了这么多,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钱是换来的,拿什么换?这就必须问自己,我有啥?我有的东西值不值钱?能不能换成钱?
现在的人,生来有什么?有身体父母给的,就连启动资金也是父母给的。所有的资源都是国家的,除了父母留下的,自己原本什么也没有,所以只能靠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手艺力气去和别人交换。
所以,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资源!
有舍才有得,说的是交换!最好的舍,是富余,不是失去;最好的得,不是过剩,而是稀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