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而不惧:
心神寄居在哪呢?中医讲是心里边,这个心指心胞。心胞是臣使之官,负责守卫心神的安全。如果一个人的心胞破碎了或者功能衰退了,这时候外邪就会长驱直入。心胞把心神包围起来,保护好了,这时候,人就没有任何可怕的东西,这就叫不惧。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如果情志恬淡,情绪稳定,体内气机运行就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刺激,真气的运行就能正常顺畅。反之,如果每天都为世俗事务所诱惑、所刺激,自然就会影响到体内真气的正常运行。
思想上要清静淡泊,不过分追求不合理的欲望,正气就会和合平顺、运行周畅。精神能够安守于内而不外驰,精神就能够不散失,那么病邪就找不到可趁之机入侵人的身体!
我们的胸腔正中处。这个地方的两侧各有三个穴,分别叫神封、神藏、灵墟,“心神”就在这儿。当我们碰到陌生人,觉得不安全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把两个胳膊一交叉,护在胸口,来保护自己的“心神”不受伤害。
道家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练功、站桩都是要求练习者把后背挺起来,把胸含进去的。这个姿势显得很谦卑,但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心神
形劳而不倦:
不倦:不疲倦,不劳累的意思。劳累,就是伤害,过度了。形与神俱,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若要养好“形与神”,须得协调好“动与静”。“静”有助于培养元气,“动”能使元气更好地循环,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时适度的饮食习惯、坚持有效的身体锻炼。
农村的老人,往往比城市的老人更硬朗长寿,这是因为乡村生活让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身体经常劳作,还不至于轻易感到疲倦。
从生理上讨论,身体只有在大量的活动后才会产生劳累感,而大量活动顺便带来的是充足的血液循环与呼吸作用。
阳为人的生命之本,人没有阳气,生命直接面对死亡。养阳就是养生。所以,这里的“劳”,需要与天时相适应,即“顺从”。太阳出来了,我们也要跟着劳动、做事;太阳下山了,就要收拾身体,开始休息,不能“劳”了。
从心理上讨论,“不倦”,它还包括精神上的“不倦”。养生并不是简单的养身体,在更高的层次上,是需要养心、养神的。心神的“不倦”才是“形劳”的最高追求。大德先贤们追求的心的“愉悦”,其实就是“不倦”的最高境界。告诉我们,时时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
《论语》中,子路问老师的为政之道。孔子说:先之劳之。子路再问,孔子说:无倦。孔子说的“无倦”,主要是指精神上“不松懈、厌倦”的意思,在心里、精神上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专注思考劳动的同时,所有的“心理效应”都会隐蔽,可谓心如止水。
网友评论